从新闻中,时常看到有不法商人使用双氧水处理腐坏变质原料,制作不合格食品,导致许多人都对双氧水高度警惕。那么,双氧水可否用于食品加工,以及如何有效地保障餐桌安全呢?
双氧水又叫作过氧化氢,一般是指浓度3%的过氧化氢水溶液,用途较为广泛,比较常见的是用作消毒剂和漂白剂。在医疗领域,双氧水主要用于医疗器械表面消毒,也可用于口腔消毒或清洗伤口,使用10%~30%浓度的过氧化氢水溶液就能将顽固病菌灭杀。由于它无色无味且杀菌后没残留,因此在食品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比如乳品、饮料、饮用水、啤酒等的包装材料和生产管线消毒,以及对肉类、水产等食品的表面消毒、杀菌。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出现了因使用双氧水被判刑的案件,罪名多为“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再加上经过媒体的广泛报道,使得“双氧水有毒”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当然,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使用工业双氧水,有一些还用了甲醛、工业烧碱等违法物质,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食品用双氧水。
笔者了解到,2014年出台的新版食品添加剂标准中,食品用双氧水获得了“加工助剂”的合法身份,且残留量无需限定。之后,过氧化氢就被批准为防腐剂,但仅允许添加在鲜奶保鲜。随后,过氧化氢变为加工助剂,使用范围扩大到各类食品,但不再作为防腐剂使用。期间,用于食品添加剂的双氧水相关标准曾被删除,但是考虑到其消毒、杀菌等功用明显,而在第四版(2014年)标准不得不恢复了它的食品添加剂身份,仍然作为加工助剂。
那么,既然双氧水可作为加工助剂使用,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保障其使用安全呢?按照《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有关规定,允许食品级双氧水在食品生产中作为加工助剂使用,在制成产品前应清理,如果清除不掉应严格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据相关人员介绍,由于大多数食品添加剂都有严格的使用限量要求。一般来说,过氧化氢经精馏后质量分数即为30%-35%。而食品加工企业使用前可根据产品实际质量分数和使用要求进行稀释,不能盲目添加使用。
除此之外,相关部门要严格加强市场监管,通过先进的食品检测仪器把控产品中的含量,比如双氧水检测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等。笔者了解到,双氧水检测仪主要采用独立精密AD芯片,4层电路板设计,对弱信号及抗干扰能力更强,很好地保证检测结果稳定,可靠。与此同时,采用嵌入式32位超低功耗处理器,配以独有信号处理算法,响应速度快,稳定。另外,进口高性能传感器,测量精度高,且使用寿命长。
而高效液相色谱仪主要由检测器、色谱柱、记录仪、储液器、泵、进样器等几部分组成。当双氧水样品溶液通过检测器时,样品浓度被转换成电信号传送到记录仪,数据以图谱形式打印出来。此外,该仪器具有高效、高速、高灵敏度等特点,通常分析一个样品在15~30 min,有些样品甚至在5 min内就能够完成。与此同时,紫外检测器灵敏度可达0.01ng,有效地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度。
总的来说,过氧化氢的生产和使用过程几乎没有污染,是公认的“绿色化工”消毒杀菌产品。食品加工中使用双氧水也有标准依据,是合法的食品加工助剂。如果善加利用,它绝对是食品工业的“好帮手”。但是倘若不法商家使用工业级过氧化氢,或用于造假和以次充好,是法律所禁止的。更重要的是,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管工作,通过双氧水检测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等设备防止“问题产品”流向人们的餐桌。
文章链接:中国化工仪器网 http://www.chem17.com/news/detail/123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