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化工园区虽已取得阶段性成绩,但企业集中度高、安全环保监管压力大、节能降耗难度高等问题依然制约着园区管理。为改变这一现状,各化工园区应重视推进智慧化建设,以提升园区本质安全,助力我国化工园区实现高质量发展。这是中国化工报记者于7月29日在2020石油和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论坛系列直播第二期节目中了解到的。
园区管理存在痛点
浙江航天恒嘉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叶扬提到,我国化工园区管理存在4个痛点。一是缺乏统一规划,重复建设。园区的发展缺乏总体规划,化工园区与城市总体规划缺乏统一协调,布局和建设缺乏宏观的指导和信息服务,出现了定位不明、盲目布点、重复建设现象。
二是信息孤岛,资源难共享。园区信息建设自成体系,信息化水平低,缺乏远程、集中控制,同时业务系统封闭运行,软硬件系统相对独立,数据库相对独立,不能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三是一体化管理弱,被动管理。园区管理没有覆盖到园区节能管理、空间管理、运营管理等领域。在管理方式上处于被动状态,无法针对园区各类情况调整管理策略。
四是安全、环境等问题日益突出。园区与城区、居民区以及周边企业的安全距离不够,安全隐患较大。一些危险性较大的化工项目有从发达地区向安全环保投入不大或不发达地区转移的趋势。
南京安元科技公司创始人、董事长王三明也认为,我国化工园区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园区公用工程投入不足,基础安全监管能力差;园区安全规划和风险容量缺乏系统性认识和评估;园区产值规模与能力建设不协调;园区本质安全能力服务普遍较弱。
“因此,各园区应重视本质安全型化工园区体系建设,对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全程管控,对物品的不安全状态进行监控,对各类机械设备的不安全状态进行监控,对企业环境的不安全条件进行管控。”王三明说。
智慧化建设成良药
叶扬表示,智慧化工园区的建设可以有效解决园区管理中的痛点问题。通过智慧化建设,可以紧紧盯住“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围绕“看得见”“听得懂”“记得住”“算得准”“控得住”,为园区提供智慧绿色安全监管服务。
叶扬提到,智慧园区建成后,园区可基于科技手段进行安全监管预警,实现重大危险源智能视频烟雾分析。通过温度、压力、液位、气体浓度传感器,园区内主要公共区域视频监控、卡口全景以及多台激光双目热成像高空瞭望,形成园区内点、线、面分级、分控立体式的监控网体系。
同时,园区还可基于信息管理进行监管,实现重大危险源事故影响预案动态分析、多方位辅助应急资源力量;系统根据现场检查及落实情况自动形成评估并动态预警,建立对企业隐患有效的监控、预警、处置的闭环化措施;对预警区域的执法情况进行处置和评估。
不仅如此,在环保方面,智慧化工园区建设还可整合企业污染源、园区环境、大气网格化监测,建立“点、线、面”多维度监测体系,打造全方位的监测网络;基于环境监测与普查数据,通过精细化监管与溯源分析,提高环境执法效率;通过专家与数据模型,结合化工园区特性,通过民间闻臭师等人员参与,提高公众获得感,面向专业人员提供专业数据分析服务与决策辅助,同时为公众提供易用的环境辨识工作。
中国化工新材料(嘉兴)园区是第一批获评智慧化工园区试点单位之一,其智慧化工园区的建设,离不开浙江航天恒嘉数据科技有限公司的助力。智慧园区项目实施后,嘉兴港区水环境质量和大气环境质量得到大幅改善。同时,完善了港区危化品企业信息数据库,对园区内2次烟火事件进行了报警,起到了事故预警的试点效果。
部分园区加紧“补课”
近年来,随着化工园区中事故时有发生,部分未实施智慧化建设的园区逐渐意识到了智慧化建设的重要性,纷纷开启了“补课”进程。
河北石家庄循环化工园区管委会副主任赵伦提到,园区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本次国家级智慧化工园区创建工作,将本次智慧园区建设纳入园区2020年重点工作,为保障智慧园区建设推进力度和工程质量。该项目总投资2.5亿元,整合并优化园区现有基础设施、系统平台等信息化资源,打造“封闭园区+智慧园区”运营模式,为园区提供高速便捷、安全可靠的信息传输、存储和运行平台。
“目前,园区‘封闭园区+智慧园区’建设已进入攻坚收尾阶段,一体化指挥中心软硬件设施正在全力部署,安全、环保、消防、应急等物联网设备已基本安装完毕,计划8月20日完成封闭园区、智慧园区一期建设。”赵伦说。
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智慧园区建设管理中心副主任严善井表示,集聚区围绕化工园区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应急管理、企业服务等方面的实际需求,并依托衢州市近年来数字化建设的良好基础,打造多业务协同,跨部门跨层级协作的综合性信息平台。该项目总投资约1.2亿元,建设期1.5年,计划于2020年8月底前完工。主要建设4个平台,分别是信息平台、管理平台、应急平台和服务平台。
先行园区寻求升级
未实施智慧化建设的园区正在加速“补课”,而已拥有的园区也未停下脚步,正努力寻求智慧园区的升级工作。
上海金山第二工业区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益明提到,对于园区来说,安全环保通过智慧手段监控必不可少,各园区要把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当做重中之重。截至目前,二工区上马智慧园区1.0项目已经5年了。这期间,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园区与企业联动管理等方式,园区安全管理水平获得大幅提升。“随着新技术的出现,园区的一些智慧园区手段需要做一些提升与更新。未来,园区将实施智慧园区2.0版本,将集安全监管、环境保护、应急救援于一体。用高科技手段,通过风险监控全覆盖,切实降低风险隐患,促进园区与企业安稳运行。目前,该项目已完成规划,即将启动建设。”王益明说。
上海化学工业区公共管廊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康表示,目前,管廊公司已建立以GIS系统为主平台,结合云服务、数据中心,形成集基础数据信息库、业务模块系统以及手持终端等功能为一体的管廊管理体系,并结合传感数据流,打造数字化信息运营平台。未来,公司将结合智慧园区大数据,以公共管廊服务云平台为支撑,促进管廊安全管理与服务有机、协同化运作,加强传感设备接入,强化管廊管理的协同性和前瞻性,建设智慧管廊运维管理系统,确保为区内和区外的广大客户提供安全、稳定、可靠、优质管廊运输服务。
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IT与流程管理部副总经理张健提到,近年来,新安集团智能制造综合平台以马目园区为应用场景,打造智能制造的示范和标杆,重点在供应链、生产运行、保障系统、仓储物流、园区指挥等方面全面打造数字化、智能化系统,使园区在安全管理、智能化提升、产业链协同方面取得了很好的实践成果。下一步,新安将继续深化应用规划路线,夯实数字化基础,打造新安“工业4.0”,实现转型升级目标,与行业共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