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

原油价格波动给能源化工企业带来成本压力

A-A+日期:2022-05-16来源:中国证券报    

“太难做了,原油价格像猴子一样上蹿下跳,最近商品市场都在看原油的脸色。”期货投资者陆先生抱怨道。

沉寂了一个多月之后,近期布伦特原油价格再度突破110美元/桶。分析人士指出,随着夏季需求高峰临近、欧盟对俄罗斯原油实施进口禁令预期增强,不排除原油价格继续上行的可能。

价格震荡行情难测

“现在宏观面、经济基本面都比较明朗,市场受国际地缘局势变动的影响很大,原油就是最典型的品种。”陆先生说,“行情不确定性太大,让人很无奈。”

在欧盟对俄罗斯石油制裁态度仍不明朗的情况下,原油价格近期剧烈震荡,其他商品价格波动幅度也出现增大的趋势。不过,近期原油期货价格波幅出现收窄迹象。

“当前原油价格虽然日内波动加大,但整体维持高位运行,波动区间较前期明显收窄,这给能源化工企业带来成本压力。近期,国内能源化工品期货整体维持区间震荡走势,操作上很难找到中长线趋势性机会。”方正中期期货投资咨询部石油化工组组长隋晓影表示。

原油是否为近期大宗商品市场波动加剧的“罪魁祸首”?

宝城期货金融研究所所长程小勇认为并非完全如此。“近期商品市场波动剧烈并非是单一由原油大幅波动引发的,除了化工产品(PTA、塑料、沥青和燃料油等)价格受原油价格波动影响较大之外,其他商品价格普遍回调,这与国内需求疲软和美联储加息有关。实际上,原油价格高企推升了全球通胀水平和部分商品的能源成本,遏制通胀是当前全球面临的一个重要命题。”

美尔雅期货首席经济学家原涛指出,原油作为大宗商品的“领头羊”,对很多商品的长期价格走势影响显著,这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下游能化产品,原油可以从成本端直接作用于这些商品。但脱离原油产业链体系的其他商品联系较弱,原油价格波动对这些商品的价格影响较小。

谁导演了原油“猴戏”

针对近期原油价格剧烈波动的原因,程小勇认为,主要与俄乌冲突、美联储加息和伊核谈判等因素有关。

供应方面,4月俄罗斯原油产量显著下降。俄罗斯燃料和能源综合调查部门(CDU-TEK)数据显示,4月1日至6日,俄罗斯平均每天的石油产量为143.6万吨,相当于约1052万桶,比3月的1101万桶减少4.5%,创近两年来最大降幅。IEA(国际能源署)预计,俄罗斯5月将损失160万桶/日的石油产能,6月石油产能损失将进一步升至200万桶/日。若针对俄罗斯的制裁措施升级,从7月起损失产能将上升至300万桶/日。

与此同时,OPEC原油产量温和小幅增长。4月OPEC原油产量上升至2864.8万桶,较3月增加15.3万桶,较去年同期增加355.6万桶。“个人测算,4月全球原油供应可能回落至9900万桶/日,而需求大约为9860万桶/日。由于欧美对俄罗斯制裁加码,俄罗斯原油出口不畅,导致部分原油供应无法流动,供需就出现了缺口。”程小勇表示。

原涛表示,全球经济整体进入复苏-繁荣进程,包括原油在内的大宗商品处于牛市周期。俄乌冲突及对俄制裁导致的供需失衡,加剧了原油价格的波动。

“美联储进入强力加息周期,国际资本需要重新进行大类资产配置。美国股市和债券市场出现大幅波动,这就是国际主流资本重新配置大类资产过程的外在表现。作为国际大宗商品‘领头羊’的原油,在全球资本洗牌中,自然无法独善其身。”原涛称。

不排除继续上行可能

目前临近夏季需求高峰,国际原油价格会否继续上行?

“就当前情况看,欧盟方面称考虑延缓对俄罗斯石油实施禁令,使得市场对原油供应紧缺的担忧有所缓和,油价暂时不具备突破上行的基础。但若后期需求维持季节性增长,再叠加欧洲对俄罗斯石油出口实施禁令,将进一步加剧原油市场供需结构偏紧的局面,油价仍有突破上行的可能。目前在需求维持平稳的情况下,预计油价会继续维持高位运行。”隋晓影表示。

“不能排除国际原油价格突破上行的可能。”原涛分析,第一,包括原油在内的大宗商品处于牛市周期。第二,对俄制裁恐难在短期内结束,原油市场供需失衡可能长期存续,因此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市场做多情绪。第三,虽然近期美国释放战略石油储备对原油价格上行形成一定的抑制,但随着夏季欧美原油需求的季节性回升,价格上行概率较大。“利用近期大宗商品回调的良机,在底部逢低买入并持有,是较为稳健的交易策略。”

从投资角度看,程小勇认为,全球经济未来逐渐将从“胀”走向“滞”,原油等大宗商品需求不是很乐观,但由于大多数大宗商品供应端同样存在约束,例如地缘局势、疫情或碳排放政策等,因此原油价格短期难以大跌。同时,由于全球发达经济体大多处于货币收紧状态,且经济放缓趋势逐步形成,其他不受碳排放政策影响和供应约束的商品面临较大的价格回撤风险,例如有色金属中的铜、锌、锡等,以及铁矿石、螺纹钢、玻璃、部分农产品。

 

 

友情链接

免责声明:以上展示的产品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企业负责,中国石油和化工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同时我们郑重提醒各位买家和卖家,

交易时请认真核实对方身份,切勿随意打款或发货,谨防上当受骗。如发现虚假信息,及时向本网举报。

京ICP证0610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1209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03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