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

国际能源格局呈现四大发展趋势

A-A+日期:2022-05-23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当今,能源开采技术的突破性进展,非常规能源的迅猛增长,以及能源生产消费的信息化、智能化的快速演变等因素,都成为国际能源格局持续挑战和转型的重要推动力。而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叠加地域冲突外溢效应的不断发酵,使得国际能源结构正发生深刻的变化。大环境下,咬定青山不放松,始终坚定合作方向,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国际能源合作,对于维护我能源供应链安全稳定,破解能源转型难题,加快构建能源合作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能源格局变革呈现四大趋势

一是国际能源消费重心东移。从煤炭时代进入油气时代,全球能源消费的重心一直处在西方发达国家。然而进入本世纪后,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费需求明显提高,并超过了发达国家能源消费量。据数据显示,2018年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费量达81.95亿吨,占全球消费总量的59%,增量贡献更超过80%,而驱动这一增长的关键因素源于能源消费重心向亚太地区的转移。据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50年,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80%,增量贡献率达96.5%,亚太地区将稳居全球第一大能源消费区域。

二是国际油气生产供应呈现多中心化。本世纪以来,中东的油气供应中心受到内外因素的持续冲击,石油出口量受到抑制,占世界比重逐年下降。在页岩气革命的推动下,美国天然气产量在2009年首次超过俄罗斯跃居全球第一大天然气生产国。美国能源情报署在今年4月发布的《短期能源展望报告》中预测,2022年美国的液化天然气出口量将达到日均122亿立方英尺,这意味着美国将超过澳大利亚和卡塔尔,成为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出口国。与此同时,美国原油产量在2018年超过沙特阿拉伯,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生产国,而加拿大也超过中国成为全球第四大产油国。此外,俄罗斯西伯利亚北部、里海中亚地区、非洲西部深海及巴西等若干油气产量也在迅速提升。据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美洲石油产量全球占比为34%,中东占比为31%,东欧及俄罗斯占比15%。因此,美洲尤其是北美“新中东”的供应中心加速成型后,全球能源供应多中心化趋势将愈加明显。

三是国际能源发展正在加速转型。转型主要体现在非化石能源电力为代表的清洁电气化,生物质能和氢能替代传统化石燃料的加速脱碳化,推进节能技术改造、产业结构优化、循环经济利用模式推广的能源高效化,能源互联网、智慧能源等新技术带动下的智慧能源化,以及建立全球性碳排放总量控制与市场化的交易机制共同推动下的全球能源一体化。

四是国际能源价格波动成常态。能源价格围绕地缘政治博弈越来越激烈,也越来越明显。地域冲突、中美贸易战、军事打击叙利亚、特朗普退出伊核协议、沙特卡舒吉被杀、美国重启对伊石油制裁等各类事件一再带动国际油价剧烈震动。油价呈现敏感而脆弱特点,并在历史上上演了一次油价跌到负数的情况。

当前我国能源合作面临诸多挑战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在海外能源利益拓展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油气贸易、油气勘探开发、油气工程承包、油气管道建设等方面合作项目越来越多,遍布非洲、亚太、中东、拉美、俄罗斯中亚等五大区域,燎原之势已成雏形。然而,我国能源合作并非一帆风顺,各类挑战和问题层出不穷,归纳起来主要集中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主要资源国投资风险较大。我国海外能源利益涉及五大区域,即非洲、亚太、中东、拉美、俄罗斯与中亚,主要涵盖三十多个目标国。2021年,我国原油进口量为5.13亿吨,进口来源主要集中在上述区域国家,而其中大多数国家政治风险较高,投资环境欠佳,合作过程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得不到有效控制。

海运影响力和掌控力不足。我国63%来自中东、非洲的原油进口要么途径霍尔木兹海峡,到印度洋经马六甲海峡最终运输到中国;要么走苏伊士河经亚丁湾,途径阿拉伯海到印度洋,再经过马六甲海峡运输到中国。而陆上油气运输通道的运量则不到15%。因此,我们很难在短时间内摆脱“马六甲依赖”。

能源企业海外竞争力不强。我国能源企业海外竞争力与国外企业存在较大差距。近两年来,国内能源企业海外项目招标成绩不佳,所中标项目多位于质条件恶劣、投资化解欠佳的地区。

能源产业链合作亟需加。过去我国拓展海外能源利益更加注重能源行业的上游企业,也会关注中游企业。然而,并没有形成全产业链的合作格局,推动国际能合作缺乏整体性,即尚未形成集勘探开发、管道建设运营、工程技术服务、炼油和销售一体的油气全产业链合作格局。

全球能源治理参与力度不够。在拓展国际能源合作过程中,我国存在国际话语权缺失、应变危机能力不强的客观情况。目前仍存在“马六甲”困境,主要面临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的双重威胁。

以“一带一路”建设拓展我国海外能源利益

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9》,世界十大石油储量国中6个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而世界十大原油进口国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同样占比六成。为此,我国要依托“一带一路”高质量建设为机遇,高效拓展我国海外能源利益。

正确树立能源合作新理念。秉承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尊重各国自主选择能源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以“绿色”能源为亮点,在全球能源绿色转型推动下,促进“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和可再生能源合作。

加快推动能源进口多元化。建设陆上油气管线基础设施,打造海陆油气管线通道网,通过六大经济走廊建设,确保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中巴油气管道、中缅油气管线、中国-俄罗斯油气管道的安全。

深化国际能源产业合作水平。以能源合作为主轴,深化上中下游产业链合作,带动金融、基础设施、装备制造、电力等多领域合作,形成巨大的外溢效应。改变过去“重贸易、轻投资”的传统模式,探索建立境外能源产业合作区。积极推动石油、天然气人民币结算,加快与沿线国家构建双边本币结算机制。

 

友情链接

免责声明:以上展示的产品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企业负责,中国石油和化工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同时我们郑重提醒各位买家和卖家,

交易时请认真核实对方身份,切勿随意打款或发货,谨防上当受骗。如发现虚假信息,及时向本网举报。

京ICP证0610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1209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03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