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企业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是我国国有经济的主体和国民经济的中坚。当前,由于疫情冲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经济方面的困难在某些方面和一定程度上比2020年疫情严重冲击时还大,在这个时候,中央企业也就被寄予更多期望,其自身也应承担更多责任。
责任包括两方面。一是中央企业自身要顶住压力实现稳定发展,继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二是要带动众多的中小企业走出困局,体现“大哥”的风范和作用,共同往前走。
就后者来说,日前,国务院国资委下发了《关于中央企业助力中小企业纾困解难促进协同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从7个方面明确了27条举措。其中强调,要着力构建大中小企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生态,不断增强国民经济发展韧性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解燃眉之急”“共同做大蛋糕”是重要指向。
中央企业助力中小企业纾困是其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其本身也有这个实力。数据表明,今年一季度,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9万亿元,同比增长15.4%,实现净利润4723.3亿元,同比增长13.7%。近年来,中央企业利润水平总体可观,2021年实现净利润1.8万亿元,同比增长29.8%;2020年,实现净利润1.4万亿元,同比增长2.1%。
中央企业助力中小企业纾困解难,其一是在资金方面。这包括“付”“减”“供”等多个环节。
在“付”的方面,就是不要拖欠中小企业的账款。上述《通知》要求,要严格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对中小企业账款坚持“应付尽付、应付快付”,从制度、机制、流程和信息化管控上杜绝滥用市场优势地位恶意拖欠账款行为;在“减”的方面,包括鼓励中央企业对不属于房租减免范围的中小企业,在能力可及范围内给予必要帮扶,这是减免房租方面政策上的延伸;在“供”的方面,包括中央企业会通过中央企业产业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吸引各类资本共同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也就是“供血”。
其二,中央企业助力中小企业纾困解难,在于实现资源共享和发展机会的共享,从而形成更加完整的产业链,让具备条件的中小企业更多深度参与其中。其中包括,在中央企业和中小企业之间,完善协同创新体系,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中央企业积极通过投资合作、项目合作、产业共建、搭建联盟等方式与中小企业开展合作。这就是在疫情防控态势下,中央企业对中小企业“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体现。
其三,中央企业助力中小企业纾困解难,还在于政策上的真正落实。一些时候,政策出了但未必就能落到实处,因为这关系到一些企业单位的业绩考核。国务院国资委要求中央企业完善内部考核奖惩要求,畅通诉求受理渠道,确保各项支持政策落实落地,让上下游广大中小企业“看得见、摸得着、有感受、得实惠”。
总之,当前正处于决定全年经济走势的关键节点,必须抢抓时间窗口,努力推动经济重回正常轨道。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既需要国家宏观政策上的持续支持,也需要市场主体的积极呼应。这就包括了中央企业、地方国企以及民营企业的共同努力。尤其是对中央企业来说,掌握着更多的社会资源,自身经济体量巨大,具有对整体经济的带动力,也就更应该承担责任努力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