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丹麦风电设备巨头Vestas的风电叶片碳纤维核心专利拉挤工艺到期。包括明阳智能、中材科技、时代新材在内的多家企业都布局了碳纤维拉挤产线,只待Vestas专利失效,即将产品推向市场。受此影响,7月19日,中复神鹰、吉林化纤、晨化股份、阿科力等多个与风电概念相关股涨幅超10%。
Vestas的碳梁专利保护到期
Vestas在2002年7月19日分别向中国/丹麦等国家知识产权局、欧洲专利局、世界知识产权局等国际性知识产权局申请了以碳纤维条带为主要材料的风力涡轮叶片的相关专利,专利权利要求包含了制造预先预制的条带的方法和制造风力涡轮机叶片的方法。当Vestas2002年申请碳梁专利时,中国很多风电整机商尚未诞生。
Vestas是最早进入风电市场的外国整机商,并安装了中国首台风电机组。1986年,3台来自Vestas的V15-55/11kW型风电机组,落户山东荣成马兰风电场。此后一段时间以Vestas为首的外国整机商一度主导着中国风电市场,并垄断着许多前沿风电技术。
2022年7月19日,Vestas的碳梁专利保护将到期,由于碳纤维材料应用在风电叶片上有着诸多无法代替的优势,因此届时其他风电叶片制造商将推出应用碳梁的风电叶片产品,将为碳纤维在风电领域贡献非常大的增量市场。
国内外已开始启动用碳梁做叶片的布局
风电叶片是风电机组最重要的大部件,决定着风电机组的捕风能力。
过去风机功率偏小,叶片较短,使用的传统材料就是玻璃纤维,但是玻纤性能有局限,当风机功率大到一定程度,玻璃纤维就满足不了更长叶片的力学要求,需要碳纤维材料提供一定程度的力学支撑。无论是碳玻混合还是碳梁,使用目的都是用一部分碳纤维来替代原有材料,提高力学性能,让风机叶片能够做得更长。
根据光威复材的调研纪要,在过去的5、6年,碳纤维在风电的应用终端客户主要是Vestas,近两年随着Vestas关于用碳梁制造叶片的专利到期,国内外目前都开始启动用碳梁做叶片的布局,来适应目前风电发展大功率化的趋势。
从碳纤维的角度来说,过去低成本大丝束纤维没有特别好的应用场景,随着碳梁产品开发成功和发展,大丝束纤维得到合理应用并且应用规模逐年扩大,但是低成本碳纤维产能有限,所以碳梁业务的发展受限于低成本大丝束碳纤维来源。国内随着以低成本原丝产品为原材料的碳化能力建设,明后年低成本碳纤维的供应能力会增强,可能会使得供需两端有一个清晰明了的发展趋势。
政策端积极,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据此前中央预决算公共平台消息,财政部提前下达2022年风电光伏发电补助资金预算,其中,风电15.5亿元、光伏22.8亿元。在风电单机大容量以及海上风电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未来碳纤维在风电领域的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
数据显示,全球应用于风电叶片的碳纤维2021年达到3.3万吨,预计2025年达到8.06万吨,CAGR为25%。我国风电叶片所需碳纤维占到全球的68%,得益于全球碳中和背景下风电装机的快速增长,以及叶片大型化背景下碳纤维的渗透率上升,未来风电叶片仍将是拉动碳纤维需求增长的主要引擎。
事情也许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
风电这一广阔的市场容量,在关键专利壁垒消失的情况下,国内外碳纤维相关企业可能都会跑步进场竞逐这一市场。
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在风电这一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专利和商业秘密交织,已经出现了众多引人关注的知识产权大案。
2012年,三菱重工在美国被判侵犯通用电气的低电压穿越专利,需要赔偿1.7亿美元。
此后,通用电气屡次运用这一专利起诉竞争对手,其中就包括Vestas。
2017年7月,通用电气指控Vesta在美国安装的V90-3.0MW、V100-2.0MW和V117-3.3MW型号风机均使用了其“零电压穿越”专利技术,于是向加州法院对Vestas提起专利诉讼。
2020年,通用电气再次故伎重施,起诉西门子-歌美飒,指控其侵犯同样的专利,并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提出发起337调查。
因此,中国的风电企业,以及碳纤维的企业,在评估Vestas这件关键专利到期后,是否一定就能安全无忧的进场,大干一场,而不用担心专利的风险,可能还不止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