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党的十九大以来生态保护和修复领域的首个国家层面的综合性规划,《规划》明确了到2035年全国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具体部署了9项重大工程、47项具体任务。同时,细化了国土空间用途管制、重大工程投入机制、发挥生态资源多重效益等方面的支持政策。
为鼓励引入社会资本参与,《规划》提出了5条措施:一是要按照谁修复谁受益的原则,通过赋予一定期限的自然资源资产使用权这种产权安排,制定激励政策,鼓励社会投资主体从事生态保护修复;二是要健全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盘活各类自然生态资源;三是要争取将生态保护和修复纳入金融系统重点支持的领域;四是要结合有关重大工程的实施,积极推动生态旅游、生物能源等各种特色产业的发展;五是要完善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国家发改委农村经济司司长吴晓表示,《规划》坚持量质并重、以质为先的基本导向。坚持问题导向、重点突出的基本原则。坚持创新引领、制度先行的基本动力。其中,在投入机制创新方面,创新多元投入渠道,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重大工程建设,提出了一些比较有针对性和管用的政策举措,来促进建立完善可持续的重大工程长效建管机制,努力形成工作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