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乙烯码头库存趋势作为指引市场走势的关键因素之一,其趋势演变主要受国内外装置运行、下游消化速度及进出口数据等几大因素影响。
2018-2022年五年间,华东苯乙烯主港库存最高点出现在2019年一季度35.15万吨,最低点出现2018年二季度2.15万吨。从数据对比来看,2019-2020年全年库存水平较高,年均值分别在18万吨、25万吨上下,2018年、2021年及2022年整体库存水平均不高,全年平均值均围绕9-10万吨。
从2019年库存表现来看,出现暴涨暴跌走势,3月13日飙涨至35.15万吨,刷新历史高位。主要原因在于:国产增量的同时进口供应暴涨,1月份单月进口量近40万吨,加之春节前后刚需萎缩明显,供需矛盾突出。不过,二季度也出现了极速去库现象,截止7月初回落至12万吨以内,降幅高达68%。主要原因在于:①3月底盐城重特大事故后,主流库区纷纷控制接货量;②3-5月份为亚洲装置集中检修期,进口供应大幅缩量;③主力下游需求良好,尤其ABS、PS开工高企,部分企业阶段性超负荷运行。
2020年也是库存趋势表现相对特殊的一年,从全年数据来看,有长达半年时间的时间徘徊在27-32万吨的高位区间。归根结底,在于国内供需格局的转变,供应的增速要大大超过了需求的增速。2020年中国传统春节前后,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国内苯乙烯下游出现了罕见的大规模减停产现象,与此同时,浙石化及恒力大连两大炼化一季度陆续投产,中国新增供应大幅增加。另外,国际需求大幅萎缩,全球供应出现周期性宽松,进口苯乙烯保持正常供应,码头库存迟迟得不到有效消化。
从2022年华东苯乙烯库存趋势来看,经历一季度累库——二季度快速去库——下半年低位徘徊的过程。
一季度依旧是传统累库周期,年内最高点出现在中国春节假期过后2月16日,最高达17.45万吨水平,主要原因除春节期间下游减停产对苯乙烯消化放缓以外,节后终端需求恢复缓慢,加之三大主力下游企业库存及社会库存均居高不下,苯乙烯港口库存水平快速攀升。
二季度进入去库阶段,因部分欧美主力装置停车,导致国际供应下降,进口缩量的同时出口放量成交。
三季度以来,华东主港库存基本围绕3.6-9.9万吨区间徘徊,年内最低值出现在9月7日3.6万吨。尽管国内下游整体表现不温不火,但中国苯乙烯行业盈利不佳,长期维持中低负荷运行,进口量长期供应不足并伴随延迟抵港现象,且继二季度集中出口后,下半年仍有部分船货陆续装船出口外发,进一步缓解国内供应压力。
2023年依旧是中国苯乙烯高速扩能周期,随着自给率大幅度攀升,对外依存度持续下降,后期码头库存数据的指引力度将进一步弱化,国内宏观政策及能化大趋势带来的共振指引、尤其是上游成本端驱动、以及国内新装置投产进度对于苯乙烯走向指引将更为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