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

多重因素驱动我国石化行业加速低碳转型

A-A+日期:2023-03-27来源:中国能源报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指出,要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作为碳排放大户,石化行业的碳排放贯穿全产业链,降碳压力不容小觑。近几年,在“双碳”目标背景下,一些大型石化企业主动践行节能降碳,探索绿色转型发展新模式。当前,我国石化行业绿色低碳转型进展如何?哪些因素正驱动其加快转型步伐?

节能降碳压力大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炼油总产能已达9.2亿吨/年,成为全球第一炼油大国。另据烯烃专委会统计,我国乙烯产能因炼化一体化、煤制烯烃、乙烷裂解等装置建设齐头并进,总产能达4675万吨/年,成为世界第一大乙烯产能国。规模越来越大的同时,石化行业也面临着艰巨的碳减排任务。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石科院”)与德勤中国日前共同发布的《石化行业低碳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报告》)指出,我国每年在石油炼制与化学品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量近6亿吨,占全国碳排放总量近6%,碳减排对石化行业而言是一项现实且紧迫的任务。

德勤中国石油、天然气及化学品行业领导合伙人萧耀熙表示:“作为资源和能源密集型行业,石化行业碳排放量在工业领域居前列,其中的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来自其产品生命周期中化石燃料的使用,以及生产这些产品过程中产生的工艺排放。”

2021年11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1年版)》,对炼油、煤制甲醇、煤制烯烃、烧碱、乙烯(石脑烃类)、合成氨、对二甲苯等重点领域进行了明确规定。此后,国家发改委又于2022年2月印发《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2022年版)》,明确提出推动炼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升级。

“国家发改委对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耗的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作了明确规定,达不到基准水平的有两三年的改造期,再达不到就只能淘汰关闭。对于一些新建项目,环评在节能降碳方面也有要求,这是大家目前必须做的。重点领域的新建项目,必须达到能耗标杆水平。”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副院长郑宝山对记者表示。

技术创新是突破口

碳减排压力下,石化行业相关企业按下了绿色转型的“加速键”。

石科院在《报告》中指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将从降碳技术应用、零碳技术应用、负碳技术应用三个层面驱动石化行业低碳发展。比如,通过能效提升及工艺改进、使用替代原材料等方式减少直接排放,通过使用绿色电力减少间接排放,通过构建循环经济、开发生产绿色低碳产品、优化运输和储存等方式减少产品价值链排放,利用碳捕获、利用和存储技术(CCUS)使用碳抵消机制等能够帮助石化行业减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加快实现碳中和。

“一方面是节能减碳技术,比如原油直接制烯烃,炼厂可以跳过燃料这一步直接生产有固碳作用的化工品。另一方面是二氧化碳的再利用技术,最理想的还是在化工方面的再利用,比如二氧化碳和氢进一步反应生产化工产品。如果能够在技术上大规模实现,又能有较低的成本,相当于找到了碳中和的路径,但这需要企业久久为功、长期投入。”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郑宝山也指出,目前石化企业一方面正在实施节能降碳的技术改造,合成氨、尿素、电石、烧碱这些重点耗能行业都要做技改,以加快推动节能降碳。另外,有的企业在做乙烯时选择轻烃工艺路线,这种工艺本身的碳排放和能耗相对较低。还有一些企业在发力二氧化碳利用技术,比如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技术,目前已有项目投产。“还有一些油田会用二氧化碳驱油,这些都是负碳技术的方向。”

碳核算需统一标准

节能降碳离不开准确的碳排放数据。石化行业因生产流程复杂、产品种类众多,且面临经常性的生产调整,普遍缺乏系统、成熟的碳资产核算管理方法与工具,碳资产管理能力提升面临挑战。

“统一规范的核算体系以及准确的碳排放数据是石化行业和企业节能降碳、绿色发展的基础。”郑宝山说,“目前石化行业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国家核算标准,企业也好、第三方也好,若都按自己的理解进行碳排放核算,或者基准、范围不太一样,可能会有比较大的误差。所以,目前急需一个适用于全行业的统一标准,确保碳排放数据的一致性。”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公司党委书记莫鼎革就提出,我国目前尚未建立系统的行业碳足迹数据库,而开展产品碳足迹评价是减少碳排放行为的重要基础,能够帮助企业辨识产品生命周期中主要温室气体排放过程,制定有效碳减排方案。

对此,莫鼎革建议,建立石化行业动态碳足迹数据库并形成标准,推广认证,逐步形成主要产品碳标签,实现产品碳足迹对标管理、动态管理。特别是在全国碳市场配额分配问题上,只有采用动态的碳足迹数据库才能更准确测算行业基准,运用基准线法确保碳市场配额公平分配。

 

友情链接

免责声明:以上展示的产品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企业负责,中国石油和化工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同时我们郑重提醒各位买家和卖家,

交易时请认真核实对方身份,切勿随意打款或发货,谨防上当受骗。如发现虚假信息,及时向本网举报。

京ICP证0610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1209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03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