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烯烃聚合物(COC/COP)在光学、医药等领域有大量应用,并在VR/AR、软包电池铝塑膜等领域存在广阔存量市场。3月23日在青岛召开的第二届COC/COP技术与市场论坛上,与会专家、投资者均表示看好国产COC/COP的技术创新与未来市场的发展前景,并建议从业者继续加强对“卡脖子”技术的研发攻关,明确该材料在国产替代之外的新应用场景。
据统计,近年来我国COC/COP材料在医药领域发展提速明显,目前至少有13家公司正在计划或投产相关产品;2022年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药品评审中心以“环烯烃”“COC”“COP”为品种名称申请登记号的产品达到12个。
北极光创投高级投资经理李鑫表示,COC/COP具备多个独特优势,使其有机会成为化工新材料在一级市场投资中的先行者。“性能优势是化工材料投资的基础,而COC/COP分子结构中同时具有的柔性脂肪烃基链段和刚性环状结构,使其具有非常优秀的光学性能的同时,还具有轻量、耐热、阻隔水等特点,分子结构决定了其广泛的潜在应用场景。”他认为,高值,单体合成、催化剂 、聚合工艺等多个技术壁垒,合理的投资规模是风险投资的前提。随着国内产业升级的不断深入,解决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需求日益迫切。在国产替代的基本盘之上,企业也越来越意识到探索新的增量市场的重要性,而COC/COP产品在医疗包装、半导体等领域具有开启第二增长曲线的潜力。“这一产品嵌入产业链相对较浅,赋予其较强的可验证性的同时,决定了其融入下游产业链相对较快,投资回报周期值得期待”李鑫说。
“上得快、跟得紧、跟得起,这个思路已经过时了。”无锡阿科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学军强调,作为上游原料生产者,要在技术研发、安全环保、配套检测等多方面共同发力,充分研判COC的主要应用场景为高端领域,需要在产品的精细程度上不断优化。据介绍,该公司系列化环烯烃单体生产已于2022年顺利开车,环烯烃共聚物也完成了工艺验证。
德国肖特医药系统全球商务经理王磊介绍,COC材料不仅纯度很高并且具有很好的抗破损性,同时有着能和玻璃媲美的透明度和卓越的阻隔性能,避免了传统医药包装材料中重金属离子析出引起的蛋白聚集吸附与PH值偏移,为药品的有效性与稳定性提供了保障。去年5月SCHOTT TOPPAC聚合物预灌封注射器在德国全新的生产基地顺利启动,肖特在该工厂为COC预灌封注射器生产配置了全新且拥有行业顶尖技术的生产设施,并匹配了最先进的生产技术与人工智能,即使面对最严苛的治疗领域——mRNA药物、紧急和重症监护药物以及癌症治疗时,也能确保最高产品质量水平。
但是,目前国外公司仍然全面控制着环烯烃单体、茂金属催化剂、环烯烃聚合成套工艺,全面垄断环烯烃聚合物的产品牌号与应用技术。要实现COC/COP大批量工业化生产与商业化,国内相关单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把COC/COP这样的小众产品逐渐发展成大宗产品,把新材料推广为通用材料,这就是未来行业发展的方向。”化工孵化平台负责人表示,“虽然不是有信心就一定能成功,但是成功离不开信心。现在我国企业的自主研发、合作开发,仍呈现出信心满满的积极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