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行业面临新一轮供需失衡挑战!
伴随国际原油价格的居高不下,上下游效益分化明显加大,油气开采效益增幅明显,但是下游化工行业利润大幅下滑,并且当前国内化工行业存在新增产能持续释放但整体需求不及预期的挑战,这成为2023中国化工产业从业者共同感受。
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炼油产能9.2亿吨, 乙烯生产能力达到4675万吨/年,首次跃居全球首位。行业有关方面表示,要警惕化工产能过剩苗头,加强热点化工品产能扩张监控,避免一哄而上盲目投资;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打击不合规产能扰乱市场行为,推动成品油市场整顿常态化。
乙烯一直被视为决定化工产业生产水平的关键指标。2022年我国乙烯产能达到4933万吨,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乙烯生产国,预计很快, 我国乙烯产能将突破7000万吨,将可能严重过剩。乙烯工业是石油化工产业的核心,其产品占石化产品的75%以上,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作为石化行业核心的乙烯或将过剩,标志着石化行业面临洗牌与分化,不仅仅是有竞争力的企业淘汰落后企业、先进产能淘汰落后产能,也是乙烯下游产业链上细分龙头的消亡与新生。
由乙烯装置生产的 乙烯、丙烯、丁二烯、乙炔、苯、甲苯、二甲苯、环氧乙烷、乙二醇等是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的基础原料,而且大型炼化一体化企业生产乙烯,生产成本也相对较低,与同等规模的炼油企业相比,炼化一体化企业的产品附加值可提高25%,能耗降低15%左右。
以乙烯为原料可以生产 聚碳酸酯、锂电隔膜、光伏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α-烯烃、POE(聚烯烃弹性体)、碳酸酯、DMC (碳酸二甲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等新材料产品。据统计,有18种乙烯下游产品与新能源、新材料等风口产业相关联,由于新能源车、光伏、半导体等新能源、新产业快速发展,对新材料产品的需求持续提升。
新产能投放过猛 头部企业或将面临大洗牌
争相入局,投产过猛,成为乙烯产能过剩的主因。
2022―2023年中国将有12套乙烯新增装置投放市场, 新增产能近1000万吨/年。 随着浙石化、盛虹炼化、恒力石化等民营大炼化企业加速入局后,“两桶油”市场份额被逐渐蚕食,央企新的扩能计划,势必会引发炼化行业新一轮洗牌。
乙烯过剩,倒逼炼化一体化装置,不断补链、延链和强链,提高装置的竞争力,从原油开始的一体化的原料优势,只要有市场前景或有一定市场容量的产品,就会拉出条线上马,这也加速了整个化工产业优胜劣汰,大宗化工产品、精细化工产品生产、企业格局都会迎来变革,生产品种、规模越来越集中化,企业数量将会逐步减少,现有头部企业都会面临重整和再生,整个化工产业在未来三年后或将迎来洗牌。
在全产业链运营框架下,如何继续保持强有力的竞争优势、挖掘更多新的盈利点,这是我们重点思考的问题,要充分发挥上游产业链优势,围绕下游产品做宽、做深产业链,建立新的竞争优势。将着力推进下游产品稳步扩产工作,打造精细化工产业链。
以炼化一体化为平台横向延伸、纵向延展,做大做强细分领域,形成细分领域的一体化发展,一入局就跨入头部企业, 比如乙烯下游18种新能源、新材料产品头部企业都可能面临易主离场。
国内现有的化工产业集中地、化工大省的园区、企业数量将会再次逐步减少,山东80多个化工园区甚至会逐步减少到一半,淄博、东营等化工企业集中的地方,也会逐渐淘汰一半。对一个产业来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是你不优秀,而是你的对手太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