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

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需加快推进新型储能标准制修定

A-A+日期:2023-05-26来源:澎湃新闻    

“新型储能因为具有布局灵活、响应迅速、建设周期短等优势,正在受到日益提升的关注和认可,已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和基础设施。”

5月24日,在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于杭州主办的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上,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刘亚芳作出如上表示。

据了解,在多维度政策和新型电力系统实际需求的推动下,全国新型储能建设进一步提速,截至2022年底,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约870万千瓦/1805万千瓦时,平均储能时长2.1小时。相较于2021年底,全国新增新型储能装机超过450万千瓦,同比增长超过110%。在建项目中,300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以及钠离子电池、铁铬液流电池、重力储能、液态空气储能、压缩二氧化碳储能等新技术项目相继落地。

今年以来,各地方政府纷纷加速布局新型储能产业,目前全国已有24个省(区、市)明确新型储能发展规模,根据各省规划,相关新型储能需求合计超过6000万千瓦。

然而,刘亚芳指出,作为新技术、新产业,新型储能可持续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需要上下游产业链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深化认识、创新突破。一是在新型储能技术创新方面,要深入推进多元化发展。

大量实践表明,新型储能未来还将在更多领域发挥更多方面的作用。当前,新型储能主要通过与电力系统源、网、荷各环节结合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可靠性和经济性。既要鼓励集中式储能建设,也要支持分散式、分布式储能创新发展。既要发展锂离子电池,也要鼓励液流电池、压缩空气、飞轮等技术多元化发展,从而构建更加安全可靠的新型能源体系。

二是在新型储能发展战略布局方面,要抓住重要窗口期,加快实现产业化发展。

从国内情况来看,在2021年2022年新能源持续快速增长基础上,2023年一季度风电、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达4406万千瓦,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风电光伏发电量达342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8%。新能源大规模发展,必须加快推动新型储能规模化发展,弥补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资源不足问题,支撑大型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基地建设和整县光伏、农村能源革命等方面迫切需求。

从国际环境来看,欧美多国都已将加快推动新型储能产业化发展列为国家战略,制定一系列支持政策,同时大力支持本土创新、本土制造,争当新型储能和能源转型发展引领者。

“十四五”“十五五”时期是我国新型储能发展的关键期、窗口期,各方面要持续加强全球新型储能技术和产业发展形势研判,加快健全新型储能创新发展环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水平,夯实我国新型储能产业化发展基础。

三是在新型储能发展实践中,要统筹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切实推动安全发展。安全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各方面在工作中要统筹全产业链安全、项目全生命周期安全,加快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加大投入,切实保障新型储能设施安全可靠。要加强新型储能安全应急相关技术研究,促进新型储能安全发展。同时,作为新技术、新业态,并与电力系统各环节紧密结合,需加快推进新型储能及关联领域标准制修订,保障新型储能更好发挥其作用。

据刘亚芳介绍,自2021年以来,国家能源局与相关部门连续出台《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初步构建了以顶层设计为引导,以项目管理、调度运用、市场机制、价格和安全管理等专项政策为支撑,以试点示范、人才培养、产教融合、标准体系等共性政策为保障的行业发展政策体系。

此外,针对新型储能利用率低、成本疏导难等问题, 2022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和调度运用的通知》,为新能源配置储能和独立储能获取收益进一步拓展了空间。

今年2月,国家能源局发布《新能源基地跨省区送电配置新型储能规划技术导则》 (征求意见稿) ,是国家层面出台的首份指导新能源基地配置储能规模的规划技术文件,明确了储能配比的重要原则、配置容量计算需考虑的关键参数等,形成了更加科学经济的储能配比方案,更加有利于储能产业有序发展。

 

更多 >同类资讯中心

    友情链接

    免责声明:以上展示的产品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企业负责,中国石油和化工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同时我们郑重提醒各位买家和卖家,

    交易时请认真核实对方身份,切勿随意打款或发货,谨防上当受骗。如发现虚假信息,及时向本网举报。

    京ICP证0610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1209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03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