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钛白粉行业再起风云。攀枝花市钛海科技发布调价函,称即日(6月13日)起,金红石型、锐钛型钛白粉,国内客户上调500元/吨,国外客户上调80美元/吨。
对于涨价的原因,钛海科技归因于“原材料价格持续居高不下”,但在“国内国际钛白粉市场行情”同等环境下,中核钛白、金浦钛业、惠云钛业、安纳达等上市公司却寂静无声。
需求不振,钛白粉价格市场意愿不强烈
据涂料采购网了解,2023年钛白粉企业年内连发三次涨价函,累计上涨约2000元/吨,与上游钛矿的价格持续高位有一定的关系。但这几次发函的力度并不大,业内人士也表示,没能马上落地调涨,有些是在一个月内分为几次上涨,有些则根本没能真正落实。原因在于市场供应过剩,需求不足,涂料市场持续惨淡,上游刚需采购减少。
而针对此次涨价,部分业内人士表示,并不能完全代表整个行业的动态,更像是一种试水试探,下游需求已经冷淡,行情价格也接近触底,总要为了生意搏一把,看看能不能激起下游对于“买涨”的热情。
涂料采购网了解到,钛白粉上游硫酸价格从4月开始下挫,进入6月后价格更是加速下滑,目前国内98%硫酸价格指数98元/吨,较去年同期下降89%,较上月同期环比下降13%。
另一上游产品钛精矿,5月以来价格呈阶梯状下滑,近期再现60-70元/吨的下调,市场观望情绪加重。目前攀西地区46品位10钛精矿价格在1920-1980元/吨左右(不含税),47品位20钛精矿价格在2300-2350元/吨,坊间更是曝出低于1900元/吨(不含税)的低价传闻。
重要原材料成本支撑疲软,钛白粉的“成本高压”也有所缓解,因此近期的钛白粉企业多呈现出“看人下菜碟”的状态,根据客户的权重、采购的单量、付款的形式等进行一单一议,而非是统一挂牌价出售,这也是众多企业对于此次钛白粉涨价并不在乎的重要原因。部分钛白粉企业坦言,对于上半年内涨价的预期并不大,有人甚至表示,“不降价就不错了”。
万华、三井化学等十几家龙头企业逆势涨价
事实上,相较于年初以来大宗商品遭遇通缩,而后出现的100多种原材料价格“滑铁卢”来看,万华、利华益、三井化学、鲁西化工等十几家国内外龙头企业调涨产品的情况显得格外另类,这些行为也同步拉升了部分化工品报价,可谓是逆势而上,反其道而行之。
万华化学:自2023年6月份开始,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地区纯MDI挂牌价23300元/吨(比5月份价格上调500元/吨)。
此外,万华化学正丁醇华北、华东区域均上涨300元/吨,报价分别为6900元/吨、7200元/吨。MMA华北区域报价上涨300元/吨至15500元/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