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2023年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公布,共有48名青年学者获奖。记者梳理发现,在化学新材料和能源环境领域共有11名科学家获奖。
其中,化学新材料领域的5名获奖者分别是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邓贤明教授、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医药创新中心刘心元副教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吴凯丰研究员、清华大学化学系许华平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工业大学曾杰教授。
邓贤明长期专注“未靶激酶”靶标发现和验证的药物化学生物学研究,首次发现了系列重要未靶激酶的活性小分子,并以其为化学工具,与合作者共同阐释了未靶激酶的分子机制和治疗基础。刘心元带领团队提出了独具特色的“金属—手性阴离子单电子催化剂”新策略,开发了简单化工原料参与的不对称自由基催化反应,解决了高活性自由基手性控制难题,并拓展了其在资源分子高效利用和手性药物合成中的应用示范研究。吴凯丰在量子点光化学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实现了高效快速的太阳光合成。许华平基于有机碲化物独特的化学性质及细胞内氧化还原微环境,发展了一种全新的氧化聚合反应,为人工化学反应操纵细胞增殖及凋亡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曾杰聚焦于选择性高效转化小分子制备高附加值化学品,并从材料、机理和反应流程设计三个方面开展研究工作。
能源环境领域的6名获奖者包括苏州大学王殳凹教授、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张强教授、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张新波研究员、东南大学钟文琪教授等。
王殳凹在环境放射化学领域取得系列进展,为镧锕分离、含氚废水处理、铀骨骼促排等放射化学领域难题提供了科学依据和解决方案。张强长期从事能源化学与能源材料的研究,提出了锂硫电池中的锂键化学、离子溶剂复合结构概念,并根据高能电池需求,研制出复合金属锂负极、碳硫复合正极等多种高性能能源材料。张新波从事电池与电催化研究,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高能化学电源与清洁能源材料”课题组组长。钟文琪长期从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洁净煤与生物质热转化、多相流动与数值模拟、工业过程优化等领域具有专长。
科学探索奖是由新基石科学基金会出资、科学家主导的公益奖项,设立于2018年,旨在鼓励青年科技工作者心无旁骛地探索科学“无人区”,5年来一共资助248位青年科学家。奖项面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的10个领域,每年遴选不超过50位获奖人,每位获奖人将在5年内获得总计300万元奖金,是目前国内金额最高的青年科技人才资助计划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