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制冷剂龙头企业东阳光发布半年财报,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减少10.33%。但作为华南地区唯一拥有完整氯氟化工产业链的生产企业,东阳光预计第三代制冷剂业务将迎来爆发并带动公司业绩增长。
此前一天,同为制冷剂龙头的巨化股份也发布了2023年中期报告。上半年由于产品价格同比降幅较大,其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89%。开源证券认为,随着即将落地的配额方案开始执行,巨化股份作为第三代制冷剂龙头企业业绩或有较大弹性。
制冷剂龙企上半年业绩不尽如人意,但为何多家机构仍看好氟化工全产业链后期走势呢?“第三代制冷剂行业将迎来拐点,进入长期向上景气周期”或许就是答案。
三代制冷剂产能“冻结”供应趋紧
长城证券在研报中指出,目前我国正处于第三代制冷剂对第二代制冷剂的更替阶段。《基加利修正案》规定,自2024年将第三代制冷剂氢氟烃(HFCs)生产和使用“冻结”在基线水平。2023年底,第三代制冷剂产能“冻结”之后,企业后续HFCs配额将按照2020~2022年产量平均值为基线进行分配。
2022年作为第三代制冷剂配额基线期的最后一年,各大企业为了争抢配额,不断新建、扩建第三代制冷剂项目,造成产能严重过剩,主流第三代制冷剂库存水平较高,供大于求矛盾凸显,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大打价格战。
东阳光在半年报中指出,我国制冷剂行业正经历着第二代制冷剂加速削减和淘汰、第三代制冷剂步入配额管制、第四代制冷剂尚未推广使用的阶段。在第二代制冷剂配额持续缩减和第四代制冷剂因高成本而应用受限的背景下,第三代制冷剂行业竞争格局将发生根本变化。
长城证券认为,在第三代制冷剂产能“冻结”之后,随着居民消费升级以及城镇化进程加快,家用与汽车空调、冰箱等产品的居民保有量也将持续增加,叠加存量设备的维修需求,这些都推动第三代制冷剂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供需将会逐步趋紧,价格有望回升。
因此,随着第三代制冷剂基线期结束以及最终配额分配方案确定,机构普遍预测第三代制冷剂行业将迎来拐点,预计2023年下半年行业有望触底反弹,迎来长期向上景气周期。
三代制冷剂涨幅或超越二代
至于下半年第三代制冷剂涨势具体怎样?华创证券认为,第三代制冷剂价格有望复制甚至超越第二代制冷剂10年翻1倍的情况。
在第二代制冷剂实施配额生产时,第三代制冷剂技术已经成熟且海外专利保护期已满,第二代制冷剂削减的部分被第三代制冷剂平滑替代。但是,当前第四代制冷剂受到专利、成本、下游设备、使用性能等多方面因素限制,成本及价格远高于第三代制冷剂,叠加第四代制冷剂技术和配套设备不成熟、设备成本高昂且与第三代制冷剂设备完全不兼容,第四代制冷剂距离大规模应用尚存诸多阻碍,因此第三代制冷剂仍将长期占据国内制冷剂市场的主流地位。
制冷剂龙头之一的三美股份也认为,随着HFCs配额落地,第三代制冷剂将开启长景气周期。“后续随着配额逐步落地,第三代制冷剂供给将在2024年开启强约束,需求的逐步复苏以及第三代制冷剂自身的长市场寿命,将释放其充足的价格弹性。”三美股份表示。
分析当前第三代制冷剂的市场预期,对照第二代制冷剂配额制落地时的市场表现,华创证券认为第三代制冷剂价格涨幅有望复制甚至超越第二代制冷剂当年的涨幅。
氟化工全产业链迎来利好
制冷剂是氟化工产业链的关键一环,也是市场体量最大的细分领域,其应用范围广泛,同时也是较多下游含氟高分子的中间原料,在产业链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第三代制冷剂迎来景气周期,将极大改善氟化工产业链整体盈利情况。
东海证券认为,受益于第三代制冷剂配额的落地,氟制冷剂产业的景气度将大幅提升,同时产能也将向头部企业集中,规模优势会进一步提升龙头企业的盈利能力。
同时,氟化工的其他下游行业也预期良好。如算力需求的提升推动了数据中心的建设,氟化液作为主要的冷却介质,市场空间广阔。上游原料萤石的供给收紧也带来供需结构的改善,价格有望维持高位。对于氟化工龙头企业来说,凭借其产业链一体化优势和业务规模优势,未来在行业的地位以及市场竞争力都将进一步提升。
“从资源端供给收紧的萤石,到需求迸发的高端氟材料和含氟精细化学品等,氟化工各个环节均具有较大发展潜力,氟化工全产业链将进入长景气周期。”开源证券分析师金益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