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至12月1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在迪拜召开。COP28期间,我国多家企业和机构亮相,通过边会、展览等形式,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低碳技术进展。
循环经济降碳实践全球亮相
12月4日,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在COP28期间主办了“循环经济助力降碳中国实践主题边会”。边会在迪拜世博城“中国角”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
会上,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指出,这是首次在联合国气候大会“中国角”举办以循环经济为主题的边会,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他强调,今后,要充分发挥发展循环经济的降碳作用,为应对全球气候危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共建繁荣清洁美丽的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毅指出,发展循环经济不仅在降碳减污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中美、中欧等国际合作中也逐步达成共识。他表示,发展循环经济虽然取得了不少成效,但是也存在协同不足、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下一步应从加强制度建设、加快技术创新、完善制度体系、加大财政支持等角度不断加强对循环经济的支持力度,以推进形成绿色循环低碳的经济体系。
在成果发布环节,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会长朱黎阳详细介绍了《循环经济助力碳达峰研究报告》的研究方法、研究边界和研究结论。经研究得出,2022年我国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共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3亿吨;预计到2025年,发展循环经济对我国碳减排的综合贡献率将超过30%,到2030年将超过35%。
与会嘉宾讨论了石化等行业的循环经济发展问题。其中,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副院长么新介绍了我国塑料污染治理取得的成效。他指出,塑料不是污染物,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塑料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不当的环境管理而造成的环境泄漏问题。中国是塑料消费使用强度最低的国家之一、也是全球塑料循环和塑料再生利用最大的国家,中国推动的塑料回收利用也为全球的塑料污染治理做了突出的贡献。中国通过推动源头的减量和替代、完善回收网络、加强循环利用和无害化处置等措施,不断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
展示甲烷控排努力
12月4日,中国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主办、中国石油参与承办的“中国甲烷控排努力、进展和机遇”边会顺利举行。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中国石油集团董事段良伟、国际能源署(IEA)署长法提赫·比罗尔及国际燃气联盟主席李雅兰出席边会并致辞。
解振华表示,未来中国甲烷控排将在4个方面努力:一是全面提升甲烷控排基础能力,二是推动能源、农业和废弃物处理等重点领域甲烷控排工作,三是为甲烷控排提供激励支持,四是动员有关部门、地方行业企业积极参与。
段良伟表示,作为全球油气行业的重要参与者、中国最主要的油气生产供应商,中国石油一直以开放的心态积极推动全行业油气甲烷控排交流与合作。在国内,中国石油于2021年牵头发起成立“中国油气企业甲烷控排联盟”,对推动中国油气行业全产业链甲烷排放管控做出重要贡献。在国际上,中国石油作为油气行业气候倡议组织在中国的唯一成员企业,深度参与该组织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相关行动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同。中国石油将进一步加大甲烷减排的工程项目和研发力量投入,加快示范工程建设和技术推广应用,加强国际同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全球甲烷控排积极贡献中国石油力量。
“天宁1号”零碳园区获关注
12月12日,联合国举办“零碳未来特别活动:共同努力,创新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其中,中国零碳智慧文化科技创新园——“天宁1号”作为项目案例,受到高度关注。
针对“天宁1号”,全球社会事业委员会执行董事王则开表示,中国提供的碳中和解决方案和创新实践,将为世界应对气候危机做出重要贡献。他还表示,在推动碳中和示范创新项目打造中,需要各方共同协作。
中国华电“天宁1号”项目充分引入了天普新能源、未来碳中和研究院等合作伙伴,为打造零碳园区提供了能源转型、数字碳管理等技术支持。“天宁1号”零碳智慧园区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总占地面积约7.9万平方米。该项目致力于将工业遗迹与文化、科技、金融等元素进行融合重生,并通过建筑节能改造、清洁能源供应、绿色碳汇景观、首都绿电交易、数字化运营管理、低碳文化植入等方式,创新实践定义“零碳园区”标准,形成零碳智慧产业园的标准化推广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