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上半年,对于塑料产业而言,怎一个愁字了得!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暴发,国际油价断崖式下跌,由此带来的原料价格剧烈波动、上游憋库、下游停产、消费萎缩、物流不畅,给塑料产业链企业的稳定健康运营带来致命冲击。
在如此恶劣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如何才能提高自身免疫力,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在日前的产业调研中,多位企业负责人不约而同地强调,在穿越市场的惊涛骇浪时,是塑料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品为他们提供了至关重要的防范市场风险的工具和手段,护佑企业平稳地度过了那段至暗时刻。
善用衍生品抵御风险
“疫情全球大暴发给世界经济带来的冲击远远超出大家的预期。在这种极端的市场环境中,作为生产企业,如果没有期货、期权等工具做对冲,会面临很大困难。”宜宾天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剑伟对此感触颇深。
像往年一样,春节期间宜宾天原的PVC生产装置一直在照常生产。春节过后,随着疫情蔓延,市场形势急转直下。一边是假期累库压力直线上升,一边是产品销售几乎停滞。看着仓库里一天天多起来的货物,再看看电脑屏幕上直线下行的价格,李剑伟心急如焚。
那段时期,能带来些许安慰的不外乎化工期货、期权这些金融衍生品。春节后,面对市场突变,根据多年积累下来的期货贸易经验,宜宾天原对市场未来走势做出准确判断,迅速制定了相应的交易策略,在期货市场对现货头寸进行价格保护,避免了数千万元的库存货物贬值。
由于有了场内期货、场外期权等工具的辅佐,今年上半年,宜宾天原的PVC装置不但没有减产、停产,反而增产了50%.
除了宜宾天原这样的原料生产企业,在期货市场中获益更多的还是塑料原料贸易商和下游塑料制品加工企业。
中基石化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宗塑料原料贸易商, PE和PP年贸易总量将近90万吨,公司常备库存10万吨左右,货品价值超过7亿元。其下游客户覆盖了苏浙地区70%~80%塑料制品加工企业。通常情况下,他们会将80%~85%库存做常态化的套保,市场不好的时候,他们会将比例提高到90%甚至是100%.
“疫情期间,塑料市场价格大幅波动,期货成了我们的救命稻草。我们测算过,如果不在期货市场做套保,到3月底我们就要亏损1亿多元。”中基石化研究部经理王林不无感慨。他表示,经过这次疫情,他们再一次坚定了常态化套保的思路。
苏浙一带的塑料加工企业更是如此。原本春节过后,下游需求进入传统旺季。今年由于受疫情影响,生产和消费全部处于停滞状态,3月份PP原料价格下跌超过20%.但随着口罩、防护服等抗疫物资以及外卖餐盒、快递包装等需求的激增,进入4月份,PP价格又迅速拉回到原来的价位。在市场大幅波动中,一些制品加工企业通过与贸易商约定的点价交易、基差贸易以及含权贸易等手段既规避了短期内原料价格快速变动的市场风险,又保障了抗疫物资的供应。
很显然,此次疫情让塑料期货、期权的避险功能崭露无遗,其风险转移和风险分散功能正在为更多实体企业所认识。
多策略组合与“市”俱进
虽然从3月份开始国内疫情得到控制,企业陆续复工复产,但4月份疫情开始在海外蔓延,加上中美贸易摩擦影响,调研对象对今年下半年市场走势普遍预期并不乐观,认为市场的不确定性将成为一种新常态。
“这次疫情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波及面广、不确定性强、持续时间长,目前还很难看到经济全面复苏的曙光。”李剑伟表示。
他认为,疫情过后,企业将面临全新的市场格局,塑料企业将进入微利、高波动、高风险时代。在一个预期不乐观、不明朗的市场环境中,企业要生存,管控风险是第一位的。企业应不断地探索风险管理新模式,利用期货套保、基差点价、含权贸易等多策略组合,有效管控风险。
杭州中菁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柴铁松也就聚烯烃市场的新常态谈了自己的观点:“后疫情时代,市场行情判断难度将加大,价格波动会加剧。在这种新常态下,我们愈发感受到风险管理不可或缺。一方面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多变,疫情发展态势、中美贸易摩擦等增加了市场波动性;另一方面,上游原料供应商的多元化,打破了此前由少数大公司定价的局面,加之更多金融工具的应用,市场行情愈加难以判断。在此情况下,企业更应该运用多元化的金融工具应对市场风险。”
中菁实业作为嘉悦物产有限公司的一级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17年底。成立之初他们就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为综合服务商,而非单纯的贸易商。柴铁松介绍,在这一轮极端行情的冲击下,他们利用在期货、期权方面的专业知识,不仅规避了自身现货的价格风险,同时通过灵活运用其他复杂的金融工具如期权或复杂期权等多策略组合,帮助下游企业对冲了现货价格剧烈变动的风险,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帮助上下游企业在有效管理风险的同时,获得更多利润。
银河期货能化投研部隋斐介绍,事实上,随着塑料期货市场逐渐成熟,从2015年开始以期货合约为核心的多元化定价方式以及价格保护策略逐渐发展起来,期货套保、基差贸易、点价、保价等借助期货工具衍生出来的新的定价方式相继应运而生,为企业提供了更加灵活多样的风险规避工具,拓宽了企业的采购和销售渠道,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认可和重视。
无论是贸易商还是生产加工企业,所有的生产经营活动都是要与“市”俱进,而影响市场的因素错综复杂,想要准确预测市场走势并非易事。更何况近些年国际局势动荡加剧,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频发,企业时刻都会面临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只有更多使用期货、期权、基差贸易等金融工具规避风险,通过产融结合,企业才能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化工品期货与期权对照表
场内期权实现精细化管控
疫情的暴发,不仅让塑料产业链企业充分认识到了期货的避险功能,而且还激发了企业对于塑料场内期权的渴望。
“对于相对常态化的价格波动来说,现有的期货套保、基差贸易已经能够满足大部分企业风险管理的需求。但是如果像今年年初这样的极端市场行情,企业不仅面临价格极端波动的风险,同时还要面临资金风险以及信用风险等。此时,非线性收益结构的期权便成为产业客户可以选择的一种有效手段,帮助企业规避风险、创造价值。”柴铁松表示。
柴铁松介绍,中菁实业近些年一直持续参与场外期权市场,研究和尝试各种期权策略。今年4年,对于公司PE现货库存,中菁实业以期权组合替代期货,对千余吨库存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套保,相比于单纯的期货套保,期权组合给他们赢得了一定的额外收益。
“我们结合自身强大的投研能力,不仅将自己观点在金融工具上做出充分的表达,而且在实现风险管理的同时,还可以创造更多价值,以此来协助上下游客户降低风险、获得收益。”柴铁松表示。
据隋斐介绍,PE、PP、PVC场外期权早在2016年就已经面世,产业链规模企业中已有不少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在疫情期间,多个期货公司的风险管理子公司还推出了口罩期权,为生产企业提供原材料价格保险,帮助企业降低了原料采购成本。
宜宾天原2017年就参与过大商所的场外期权试点项目,也使用过场外互换等衍生品工具进行风险管理。在试点项目中,宜宾天原采用了障碍式场外期权进行套期保值,在短期上涨、中长期下跌的行情下进行场外期权套保,大幅降低了套期保值的场外期权成本,效果良好。当李剑伟听说7月6日大商所将正式推出在3P场内期权时,他脱口而出“那太好了!”
他认为,期权从场外发展到场内,权利金降低之后,将会吸引更多参与者,标准化的场内期权和更加灵活的场外期权各有千秋,丰富多样的融衍生品市场将满足不同投资群体的不同需求。
大商所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一种重要的风险管理工具,商品期权可以实现保险、增强收益和波动率管理等功能,为市场提供丰富的交易策略和灵活的套保工具,将在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满足精细化和个性化风险管理需求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期权提供了更加立体的套保层次。场内期权上市后,对丰富企业衍生避险工具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补充,随着大家对期权运用熟练程度的提升,未来应该会发展成为企业得心应手的风控工具。我们希望聚烯烃产业链的企业一起努力,将期权思维运用到现实的贸易中来,推动产业链健康平稳运转。”王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