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

《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印发

A-A+日期:2025-02-13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应急管理部、国务院国资委、海关总署、中国证监会、国家矿山安监局等11部门联合发布《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铜是重要的基础原材料,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近年来,我国铜产业迅速发展,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铜产品生产国和消费国。一是产业规模快速增长。2024年精炼铜、铜加工材产量世界第一,分别约为1364万吨、2350万吨,有力支撑了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二是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氧气底吹炼铜、“双侧吹”+多强顶吹连续炼铜等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开发出全球最大的单台套底吹炉、侧吹炉生产装备,铜冶炼单位能耗较2020年下降约27%,实现了冶炼渣资源化梯级利用。三是产业布局逐步优化。江西、安徽、福建、浙江等重点地区产业集聚效应增强,培育1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涌现一批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但也要看到,我国铜产业发展还面临资源保障能力不足、产业结构有待完善等突出问题。出台《实施方案》,旨在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充分发挥我国铜产业基础好、市场规模大等优势,加快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制造强国提供坚实基础。

提出促进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二是坚持系统谋划。立足全产业链,统筹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系统谋划铜资源开发、冶炼加工、材料制备、二次资源回收利用等全链条竞争力提升。三是强化创新引领。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提升高端产品供给能力,加快绿色智能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由产能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变。

《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铜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明显提升,原料保障方面,力争国内铜矿资源量增长5%—10%,再生铜回收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技术创新方面,突破一批铜资源绿色高效开发利用关键工艺和高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能力明显增强;产业升级方面,培育一批优质企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展望2035年,形成产业结构合理、技术创新水平高、质量效益好、全球竞争力强的发展格局。

《实施方案》提出3项措施。一是促进铜冶炼有序发展。新改扩建铜冶炼项目应对照《工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3年版)》标杆水平实施,鼓励新改扩建铜冶炼项目对照铜冶炼行业规范条件高水平建设,新建矿铜冶炼项目原则上需配套相应比例的权益铜精矿产能。二是优化产业布局。引导产能向具有资源能源优势及环境承载力的地区有序转移,推动低效产能退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不再新增铜冶炼产能。鼓励铜冶炼和化工、建材等产业耦合发展,实现副产硫等就地转化。支持培育铜精深加工产业先进制造业集群。三是培育优质企业。培育世界一流大型铜企业集团,提升铜采选、冶炼环节集中度,围绕新能源、电子信息等关键领域需求,重点培育铜产业“专精特新”、“单项冠军”企业,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企业。

 

更多 >同类资讯中心

    友情链接

    免责声明:以上展示的产品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企业负责,中国石油和化工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同时我们郑重提醒各位买家和卖家,

    交易时请认真核实对方身份,切勿随意打款或发货,谨防上当受骗。如发现虚假信息,及时向本网举报。

    京ICP证0610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1209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03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