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

新型CO2还原电催化剂制备成功

A-A+日期:2020-08-31来源:中国化工报    

      CO选择性99.5%以上 接近工业应用要求

8月26日,南方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梁永晔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梁永晔科研团队开发了一种分子分散电催化剂体系,并采用分子工程调控的方法,构建了基于金属酞菁的高性能二氧化碳(CO2)还原电催化剂。

CO2电催化还原,因可以使用来自可再生能源的电能、在常温常压的反应条件下将CO2一步转化为高附加值碳基燃料及化学品,是一种非常有应用前途的技术。据梁永晔介绍,他们开发的基于金属酞菁的高性能CO2还原电催化剂,能够使得一氧化碳(CO)产物选择性在大电流密度下接近100%,接近工业CO2还原的要求。

“将CO2还原为重要的工业原料CO是相对较成熟的技术,目前反应选择性与能量转换效率比其他产物的转化效率高。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需要解决大电流密度工作条件下的产物选择性、稳定性以及系统成本过高的问题。”梁永晔表示。

此前有研究表明,酞菁钴(CoPc)等金属大环配合物分子在气体扩散电极下可将CO2催化转化为CO。然而,金属大环配合物分子本身的导电性差且易聚集,制约了其CO2电催化还原性能,对其结构与性能关系认识不足也制约了催化剂性能的进一步优化。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发现将金属酞菁分子均匀负载于碳纳米管载体上,形成分子分散电催化剂(MDE),能够提高CO2还原催化性能。通过对比3种过渡金属(Fe、Co、Ni)酞菁的催化性能,我们发现酞菁镍体系(NiPc MDE)具有较高的CO选择性,但催化稳定性较差。”梁永晔介绍说,他们使用分子工程手段,通过在酞菁环上引入不同的取代基来调控其催化性能。

研究团队将甲氧基(OMe)引入,制备出NiPc-OMe MDE催化剂,不仅可提高催化稳定性,还进一步提高了CO选择性。该催化剂应用于气体扩散电极,在10~300mA/cm2的还原电流密度内,CO产物选择性达到99.5%以上,还能够稳定工作40小时。

“NiPc-OMe MDE的催化性能接近工业CO2还原的要求,具有产业化的前景。”梁永晔表示,目前来看,工业化CO2还原还受两方面因素制约。一方面,目前测试的电流密度以及工作时间受到器件工艺的限制,仍需进一步优化;另一方面,CO2电催化还原成CO的成本受电价等影响较传统化工方法要高。但从长远来看,碳排放问题已引起了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化石燃料的过量使用导致大气中CO2浓度升高,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国际上也已经制定相关政策以降低碳的排放,从这个角度看,电催化CO2还原为碳基燃料和化工原料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潜在途径。

 

更多 >同类资讯中心

    友情链接

    免责声明:以上展示的产品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企业负责,中国石油和化工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同时我们郑重提醒各位买家和卖家,

    交易时请认真核实对方身份,切勿随意打款或发货,谨防上当受骗。如发现虚假信息,及时向本网举报。

    京ICP证0610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1209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03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