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链 通过外延并购重组
当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局势影响,我国化工产业链和供应链面临挑战。面对需求不振的局面,化企正努力扩大公司核心产业规模,通过并购重组延伸企业价值链或经营范围,以实现业务协同和有机增长。从近日披露的上市公司公告可以看出,补链已成为化企抵御风险的重要举措之一。
11月17日,中核钛白与四川攀枝花市人民政府签约战略合作。合作内容包括三大部分:一是构建“钒钛资源+氧化钛+金属钛”等领域产业生态;二是实施债务重组;三是建设综合利用、高附加值的钒钛产能,延伸钒钛产业链。
中核钛白表示,希望依托攀枝花地区丰富的钒钛磁铁矿资源,打造钒钛产业集群,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并实现高质量发展。
11月28日,多氟多与云天化发布签订合资协议公告,拟投资设立云南氟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双方以氟硅酸为原料,按照“氟硅酸—氢氟酸—氟精细化学品—氟电子化学品”的增值路径,将氟硅酸转化成无水氟化氢和白炭黑,进一步转化为氟精细化学品、氟电子化学品,实现氟、硅资源高效转化,提升产业竞争力。
“公司正在编制‘十四五’规划,将围绕以高端氟材料为主的氟化工、以电子气体为主的电子化学品和以特种化学品为主的航空化工材料三大核心产业进行布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昊华科技董事长胡冬晨表示。
强链 强化内生增长模式
除了补链外,还有一些石化企业通过强链,强化内生增长模式,产品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主营收入不断增加,强化了行业独角兽地位。
以恒力石化为例,去年5月公司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投产后,150万吨/年乙烯项目又在今年投运。其中,72万吨/年苯乙烯装置是恒力石化乙烯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受益于大炼化项目一体化的规模集成化优势,恒力石化乙烯项目在目前国内存量装置中乙烯、双烯的收率均为最高。
“公司通过持续的大项目建设,大力拓展上下游一体化高端产能,推动各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展,打造‘原油—芳烃、烯烃—PTA、乙二醇—聚酯—民用丝、工业丝、聚酯薄膜、工程塑料’世界级全产业链一体化协同发展模式,推动公司从‘一滴油’到‘一根丝’实现全链条战略布局。”恒力石化董秘李峰说,一体化运营模式和先进的技术水平,让恒力石化从2016年借壳上市的200亿元左右的中等市值公司成长为市值超1600亿元的“巨型航母”。
11月4日,新安股份公告称,子公司镇江江南15万吨/年有机硅单体项目达产,公司有机硅单体总产能提升至49万吨/年,占国内总产能的15%左右。新安股份相关负责人表示,终端化是新安股份一直坚持的战略之一。
在业内人士看来,化企一旦拥有持续的核心竞争优势,内生增长的持续性也会更强,公司规范独立水平、产业协作能力、持续盈利空间与抗风险能力也将得到极大提升,支撑企业高质量发展。
成效 行业业绩暂居首位
得益于国家实施的一系列保市场主体助企纾困政策,以及石化企业的强链补链措施,石化行业业绩暂居两市第一。
截至11月30日, 沪深两市共有605家上市公司发布2020年年报业绩预告,其中240家公司预喜,占比近四成,131家公司预增,11家公司续盈,21家公司略增。从业绩预喜股所属行业分布来看,有近六成预喜股集中在六大行业。其中,石化行业以29家预喜暂居各行业第一。
在盈利前20名的上市公司中,化工股有4家。其中,两市业绩增幅最大的是化工股天赐材料,增长近45倍,名臣健康、高科石化和亚太实业业绩增长幅度在365%~465%。天赐材料表示,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一是日化材料及特种化学品事业部卡波姆等高毛利产品销量及销售额占比上升,产品结构优化,毛利率提升明显;二是锂离子电池材料电解液市场需求增加,销量较去年同期明显上升,产品原材料自产率提高,毛利率提升。
“从三季报业绩看,上市公司业绩恢复速度较快,可以预期年报业绩会比半年报和三季度报更出色。”业内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