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记者陈鸿应) 在后疫情时代,抗菌防疫也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集多方智慧,聚业界共识,为打赢新冠肺炎疫情病毒的防疫战作贡献。作为2020中国上海新材料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系列之“抗菌防疫新材料创新和发展论坛”暨抗菌防疫新材料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于12月29日在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举行。上海市经信委、市卫健委、市科委等领导以及来自知名高校、科研机构、跨国公司及企业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和企业代表共200人出席。
会上,上海市新材料协会正式宣布成立抗菌防疫新材料专业委员会,旨在通过搭建抗菌防疫新材料研究和技术交流的平台,打造产业链发展的生态圈,共推我国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并为专委会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单位颁发证书。成立大会由上海市新材料协会秘书长何扣宝主持。
上海市卫健委科研与教育处处长张勘表示,“抗菌防疫新材料专委会在我国当前防疫形势严峻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恰逢其时。上海制造业特别是新材料企业为疫情防控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希望专委会加强全产业链的技术创新,搭建防疫新材料研究、应用、测试等联合技术与信息交流平台,协同创新;对标国际领先水平,增强合作交流,筑牢疫情防控的社会大防线。”
上海市经信委新材料副处长黄捷表示,“专委会的创建过程真实地反映了一批来自于全国、特别是长三角地区、有志于推动抗菌防疫新材料研究和发展的大学、科研院所和新材料企业的共同愿望和心声。她希望专委会成立后,抓住当前防疫工作的重点,提升抗菌防疫关键材料质量水平,加强抗菌防疫关键材料人才培养与创新团队建设,推动跨区域联合开发,进一步加快科研技术产业化速度和成果转化”。
在随后举办的“抗菌防疫新材料创新和发展论坛”上,在抗菌防疫新材料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洁宜康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正升博士主持下,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党委书记卢洪洲教授以视频方式为大会作了题为“全球新冠病毒流行趋势与中国公共卫生对策”主旨演讲;他结合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防控情况,详细分享了“四素一肽”治疗策略显著降低新冠重症率的病例,讲述其作为疫情防控上海堡垒如何在新冠防控中发挥积极作用。
随着医疗卫生意识的提高,人们对于家居生活用品的清洁卫生越来越重视,而现有的铁锅、厨刀等餐具并无杀菌消毒的作用,普通家庭中也缺乏消毒设备。因此亟需开发一种既对人体安全,又具有广谱杀菌消毒功能的抗菌毒钢铁新材料。上海大学材料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董瀚教授团队围绕“抗菌防病毒金属材料技术与应用”作了报告。他们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在钢铁材料中加入少量银,开发出了一系列含银抗菌毒钢铁材料,并应用于刀具和锅具等厨具的生产中,经第三方检测,对于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为99.98%~99.99%;对于H1N1流感病毒的抗病毒率为77.11~ 99.95%。
立邦涂料(中国)有限公司涂料事业部技术总监唐磊博士就抗菌涂装材料技术发展作了报告;他从所在的涂料行业出发,重点讲述抗菌涂装材料的技术发展,包括抗菌涂装材料背景、常见抗菌材料及种类、抗菌涂装制品和抗菌材料未来发展趋势。他说,抗菌涂装材料未来行业发展总的趋势是多功能化,主要为缓释、高效、低毒、安全性高的有机抗菌剂;安全性高、稳定性好、更持久的结构型抗菌剂为最看好的发展方向。
巴斯夫PU研究开发高级研究员张秀娟结合企业案例,就“舒适性防疫口罩用氨纶纱线开发应用”作了报告。她介绍说,巴斯夫是氨纶纱线的原材料PTMEG全球最大的供应商。她们携手合作伙伴共同研发的一款基于PolyTHFTM Inside舒适氨纶,由于拉伸更长,应力恢复更柔和,应力生热更小,可以提高穿戴舒适度,对长期佩戴口罩的医务工作者来说可以有效缓解防护生理压力。目前基于舒适氨纶的口罩已经开始生产,未来计划应用于防护服和绷带等医疗物品上。
在论坛上,SGS纺织品全球技术开发中心技术经理鲍萍博士提出了“疫情常态化与双循环新格局下,防疫材料的质量合规解决方案”;东华大学化工学院蔡再生教授就“卫生防护纺织材料发展与应用“、江南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付少海教授围绕“纳米缓释精油微胶囊的制备及对纺织品抗菌整理的研究”,以及诺力昂Nouryon 亚太区技术开发经理赵治贞对“高熔指聚丙烯生产中过氧化物的选择”等作了专题报告。
据介绍,通过论坛,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们共同探索了后疫情时代抗菌防疫材料发展新风向新需求,研究和探讨目前抗菌防疫材料存在的问题以及应采取的措施,分享信息和经验,推动抗菌防疫新材料的研发与应用,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为企业转型发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