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看似一个冷冰冰的词眼,却与国人“衣食住行”息息相关,同时也是人类改造世界最主要的手段之一。
从远古时代的酿造、染色、冶炼、制漆等生产活动,到今天带给农业、化纤、纺织、涂料、医药等行业的巨变已经换了好几个沧海桑田。
具体来看,化工行业囊括化工、炼油、冶金、能源、轻工、石化、环境、医药等多个细分领域,是从事化学工业生产和开发的企业和单位的总称。
上述行业可以划分为三大类:石油化工、基础化工以及化学化纤三大类。
其中基础化工分为九小类:化肥、有机品、无机品、氯碱、精细与专用化学品、农药、日用化学品、塑料制品以及橡胶制品。
可以说化工行业众多分支,如果毛细血管,渗透于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每个领域。研究化工行业发展,尤其是其可持续发展,对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20年化工行业效益实现显著增长
我国是一个化工大国。
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2020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经济运行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末,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22973家,较2019年减少362家。
化工属于重资产行业,大化工绝大部分是国企,私企和民企较少。例如中石化、中海油、中石油、中化、中国化工等中字头企业,还有万华化学、万润股份、鲁西化工等等都是化工行业知名企业。
经历了2016-2018年高景气度周期后,化工行业在2019年进入震荡下行,并步入2020年低谷期。但种种数据显示,2021年属于化工行业的高景气再次出现。
据方正证券化工行业首席李永磊表示,从2020年下半年以来,整个化工行业涨幅都比较多,尤其是一些各自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股价持续上涨。
据Wind数据显示,自2020年7月1日以来,民营炼化的巨头恒力石化、荣盛石化、恒逸石化、桐昆股份、东方盛虹股价分别上涨了1.42倍、1.34倍、0.77倍、0.73倍、1.54倍;
全球化工新材料巨头迈进的万华化学股价则上涨了1.31倍,轮胎行业的龙头玲珑轮胎则涨了1.36倍。
肥料里面的龙头新洋丰涨了1.18倍, 鲁西化工涨了超1倍;橡胶助剂的龙头阳谷华泰涨了0.7倍、粘胶短纤和纯碱龙头三友化工涨了1.67倍……
煤化工的龙头华鲁恒升涨了0.98倍、宝丰能源涨了1.07倍;
农药龙头扬农化工涨了0.47倍,包括无机新材料里面的龙头公司国瓷材料涨了0.2倍、碳二碳三里面的卫星石化涨了1.33倍,钛白粉龙头龙蟒佰利涨了0.71倍,氨纶和己二酸龙头华峰化学涨了1.43倍。
支撑行业股价上涨的基本逻辑是,2020年行业效益在二季度后回升持续加快,三季度后利润增长迅速,主要经济指标大幅向好。
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2020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经济运行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基础化学原料消费有所加快,增速较上年加快0.7个百分点。乙烯、纯苯等重点化学品生产总体实现较快增长。
行业供需上升,有效带动产业链企业业绩增长。
截至2020年12月末,石油和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26039家;行业营业收入11.08万亿元,同比下降8.7%;利润总额5155.5亿元,同比下降13.5%。
全年实现利润总额4279.2亿元,同比增长25.4%;化工行业营业收入成本6.57万亿元,同比下降3.6%。2020年,化工行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6.51%,同比提高1.51个百分点。
从产业结构看,行业同样存在“卡脖子”现象
正如开篇所讲,化工行业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全球各国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是许多国家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
从品来看,目前我国在化工行业有着门类齐全的产业布局,其中有20多种化工产品产能高居世界首位。
但同时也要看到,和芯片技术一样,化工行业同样存在“卡脖子”的现象。
从产业机构看,我国化工行业主要集中在低端层次,高端化工新材料、高端化工装备及尖端技术方面严重依赖国外。有业内人士指出,我国化工产业“低端过剩、高端不足”的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
在早年的发展中,化工行业经历了一个粗放的资源型发展,只要有资源,有人,有资金,就能产出效益,污染、工艺产出率被放到其次。
据工信部2018年的统计,在130多种关键基础化工材料中,我国32%的品种仍为空白,52%的品种仍依赖进口。如高端电子化学品、高端功能材料、高端聚烯烃等,难以满足经济与民生需求。
例如,我国高性能碳纤维依赖进口。碳纤维是新材料界的宠儿,有“黑色黄金”之称,我国虽已在T700级碳纤维等新材料上取得产业化技术突破,但由于上游单体技术等成套技术环节上存在“堵点”,导致T700级碳纤维等产品不合格率、能耗指标、生产成本均居高不下,与国际同类产品竞争中仍处于下风。
据《2010-2015年中国精细化工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造成我国精细化率低的原因一是国内相关技术的发展比较落后。
在赶超国外技术方面,业绩普遍认为,发展精细化工是实现化学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一步。
此外,在碳达峰、碳中和以及“十四五”规划指引下,化工行业有望迎来“供给侧改革”。
国信证券研报显示,中长期来看,碳中和、碳排放的要求将促使化工迎来绿色革命,倒闭企业进入技术升级改造、提高投资回报率、资产周转率,大幅提高碳元素的转化效率,化石燃料在能源端的应用比重将大幅下降,作为原料端的比例将得到提升,同时碳捕捉、碳固定等技术应用将陆续得到推广,化工行业将迎来一次深远的“低碳化”绿色革命。
作为经济晴雨表,化工行业将持续受益
化工行业属于中上游行业,有一定的资源品属性,对宏观经济、货币敏感程度相对较高,行业盈利的变化,是经济变化的晴雨表。
自2021年以来全球化工材料等生产资料价格大涨,让人们重新认识到了这些人们赖以生存,且最重要的改造世界的原材料的珍贵和稀缺。
从2月开始,巴斯夫、陶氏、杜邦、东丽、朗盛全球各大化企的涨价函纷至沓来。从石化行业最上游的原油,到塑料、合成橡胶等大宗产品,再到无机化学品的价格都在上涨。
其中全球各地的乙烯、丙烯、丁二烯和纯苯等大宗化学品价格屡创新高。国内无机化学品方面,炭黑、钛白粉、氮肥、磷肥和电石等产品的价格都较年初上涨明显。
化工产品涨价潮下,固然有金融因素在推波助澜,但市场两端的供需关系仍是最主要影响因素。
随着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趋缓,终端行业需求明显提振。然而,供应方面因为各种原因,无法满足下游的需求。
本次涨价潮也侧面印证化工行业的重要性,行业迎来史无前例的发展机遇。
在需求侧,随着全球疫情步入稳定,2021年化工行业需求复苏强劲,行业步入旺季。今年GDP上涨目标在6%以上,而多个知名机构则预测将达8%。
总之今年国内宏观经济将出现较强增长,基础化学原料需求也将保持扩张态势。叠加化工原料价格上涨态势,行业公司将迎来较为确定的预期。
在政策端,政策也将会向这一关乎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在碳达峰、碳中和以及“十四五”规划指引下,化工行业有望迎来“供给侧改革”,短时间内将面临成本上移。
这一利刃既可以短期内促使化工行业集体转型,以及上升的用电与碳交易成本在相对短期内集中释放,长期则可以出现细分品种分化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