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卖方蠢蠢欲动已久,四季度里在毫无利好的局面下就曾试探了几次反弹,1月份盐湖报价涨20元/吨又为2020年氯化钾的反攻打响了第一枪。近日,随着氯化钾常规港存的较明显下降,尤其是白钾的相对紧张,喊涨的声音的确又大了不少。
首先,想涨、炒涨都没毛病,因为按照旧的大合同成本,在当前市场上流通的价格下,白钾亏50元/吨,大红颗粒亏100元/吨,而红粉钾的亏损已达到200元/吨!港存还有很多很多……不涨?亏死!
其次,国产钾进入冬季检修期,目前仅剩盐湖产量尚可,其余大多已停,正常情况下要等到3月份以后甚至更晚各厂才会陆续复产,另外边贸市场的进口时断时续,2019年1-11月份的进口量仅48万吨,预计全年总进口量将比前两年少近一半,所以原有的“三雄争霸”格局目前来看竞争压力暂时要小得多。
第三,2019年氯化钾港存暴增,常规港存量一度超过360万吨,算上保税的总量一度达到过400万吨之巨,直到眼下这两个量也分别在285万吨和381万吨水平,依然远远高于往年同期。但是,对于港存“压力”应该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
2019年我国并未签订新的海运进口大合同,2018年度的大合同期限是到2019年6月30日,在8月份时就传出“封关”之说,直到11月份磷复肥会议上有龙头企业表示正式谈判要等到春节过年之后。什么意思呢?只要新的大合同不签,那么港口到货只能放入保税,常规港存就会持续下降。据中肥网统计,在10月份氯化钾常规港存量达到峰值的360万吨以上,从此以后便一路下降,到现在三个月的时间已下降了约80万吨,周均降速约6.7万吨,而这样的速度还是在大环境不佳、冬储需求不旺的情况下。
在前面几个上年四季度到新年上半年时期,氯化钾的港存量不是基本保持稳定,就是要增加个二三十万吨甚至更多,因为春季市场要启动了,这期间的月进口量都是较大的,以保证市场所需。但现在的情况是,只要大合同没签,那么就相当于没有进口量,一方面没有补充,一方面消耗增加,那么港存就会加速减少下去。如果仔细算上一算,哪怕是今年的需求不旺一直持续下去,我们的港存量虽多,却经不起春季市场的消耗。
因此,近期部分贸易商再度借着港口白钾相对紧张的问题“搞事情”,为年后市场启动做铺垫,这个绝不是纯粹的炒作,而是下游尤其是生产厂家们所必须要直面的选择。笔者觉得中小贸易商们还是继续谨慎地、背靠背地做下去就好,但有持续生产计划的工厂,确实需要提前储备好适量的氯化钾原料,起码是2月份所需的吧。因为在此期间国产钾休息,港存下降,而大合同尚且难签,市场却即将启动,所以氯化钾价格至少不会大落,下游就要多提防着点儿可能的上涨或者缺货了。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预计氯化钾大合同不太可能延期到太晚,目前国际价格已持续下行了许久,我国的港存量尚多但春季市场已近,其实已经差不多到了签订大合同的最佳时期,只要大合同一签订,港存那约100万吨的保税货量立马就会变成常规库存,这么大的量足以让市场等到新船发到,而且按照当下的国际价格形势,新大合同价格势必大跌,新成本有可能要明显低于当前市场价格。所以从长期走势来看,2020年至少上半年的氯化钾价格形势其实还是不那么乐观的,很可能先涨后落,也可能继续持续地回落,但也有极小的可能是逐渐涨上去,虽然以上这三种可能现在来看有着明显的先后顺序,但是最终的结果其实就只看大合同签订的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