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

下游成本倒挂 三氯乙烯高价承压下行

A-A+日期:2021-07-16来源:卓创资讯    

 自2020年11月以来,国内三氯乙烯定价已连续8月上涨,6月定价已刷新有记录以来的历史高位,但高成本背景下,主要下游制冷剂R134a企业陷入亏损,检修、降负装置增多,下游需求逐步转弱,压制7月定价出现明显下调。


三氯乙烯7月定价下调

据监测显示,本月原料采购过程中制冷剂R134a企业压价明显,采购并不积极,致使三氯乙烯价格商谈进入僵局,新价迟迟不定,下游制冷剂R134a企业检修降负较多,但三氯乙烯企业库存压力不大,供需双方博弈明显。据悉截止7.14日,企业三氯乙烯新价陆续签定,主流价格至9200元/吨,较6月价格下调500元/吨左右。

前期价格上涨主要驱动逻辑:成本高位,及供需基本面向好

1、原料液氯、电石均处高位,成本抬升

三氯乙烯生产主要原料为液氯和电石,在近几个月的持续上涨行情中,成本推动效力明显。2019年前液氯价格长期在100元/吨以下的低位,企业盈利水平尚可,但2020年以来,液氯市场表现强势,价格一度刷新历史高位,上涨至2000元/吨以上,企业成本压力明显加大。另外2021年上半年,电石行业迎来新的高光时刻,政策推动及下游需求可观的情况下,电石价格在一季度突破历史新高, 在上半年的多数时间,电石价格均处于较高水平,这也导致三氯乙烯成本较往年明显提升,部分时期企业亏损明显。

2、年内集中新增下游制冷剂R134a装置 供求关系转变

据了解,2021年国内有三套共计5万吨/年制冷剂R134a装置已投产,三氯乙烯理论年需求量增加7万吨左右,而三氯乙烯行业内未有新增产能,下游新产能释放,使得三氯乙烯行业供应进入紧平衡状态,行业供求关系出现明显改变。成本抬升叠加下游需求增长,共同助力三氯乙烯涨至有记录以来的历史高位。

下游成本倒挂,三氯乙烯高价承压下行

因三氯乙烯下游消费相对单一,制冷剂占其消费份额的八成以上,传统的行业交易模式以月度定价为主,贸易环节并不活跃,企业多是直供终端为主,而在三氯乙烯连续上涨的背景下,制冷剂R134a行业则受累于供应过剩,价格下行压力凸现,基于目前正处于配额下发基准之年,制冷剂R134a生产企业在低负盈利的情况下,前期仍维持较高开工负荷,但企业在需求弱势压制下,库存压力凸现,价格下行压力加大,制冷剂  R134a企业亏损扩大,检修降负情况增多。

据监测显示,7月以来国内制冷剂R134a企业大面积停车,未停车装置也多降负运行,后期梅兰、中化装置亦存检修计划,目前国内制冷剂R134a行业开工负荷降至3成左右,对三氯乙烯需求量明显减少,致使其价格高位承压下行。

供需博弈明显 后市暂易跌难涨

三氯乙烯企业多是直供终端为主,在传统的定价模式中,供需双方于月度末商谈下月订单价格,但在7月份的三氯乙烯定价商谈过程中,供需双方博弈明显,价格迟迟未定,直至中旬,企业新单才陆续签订。另外本月内新龙5万吨/年三氯乙烯装置检修十日,宜宾海丰和锐3万吨/年三氯乙烯装置停车,重启日期未定,三氯乙烯企业仍有挺价意向,签单量有限。

后市而言,分析师认为,尽管供方压力可控,且成本存支撑,但需求面主导效力更为突出。目前主要下游制冷剂R134a行业内亏损明显,汽车生产进入淡季,作为车用空调的制冷剂R134a需求难有起色,价格下行压力仍存,行业开工或维持低位。而三氯乙烯下游用户集中,工厂直供终端的销售模式下,缺少了贸易市场的缓冲,厂家受库容等问题限制也相对被动,在制冷剂需求疲软的情况下,下游客户对高价抵触情绪强,供方对市场的主导权减弱,预计市场暂易跌难涨趋势。

 

友情链接

免责声明:以上展示的产品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企业负责,中国石油和化工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同时我们郑重提醒各位买家和卖家,

交易时请认真核实对方身份,切勿随意打款或发货,谨防上当受骗。如发现虚假信息,及时向本网举报。

京ICP证0610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1209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03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