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浙江省各级政府防控工作部署有序、执行有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在这场抗“疫”战斗中,浙江石化行业也表现亮眼。各企业在认真落实防控措施的同时,或开足马力生产,满足医护用品原料紧缺的需求;或踊跃捐款捐物,为地方政府分忧;还有一些行业龙头企业,如巨化集团有限公司、传化集团有限公司、华峰集团有限公司等,不仅为本地防疫作出巨大贡献,同时也心系重疫区人民,想方设法为他们送去紧缺的防控物资。
近期随着疫情延续,各地防控措施更加严格,石化企业面临物流运输受阻、复工推迟等诸多实际问题。对此,各石化企业如何看待?中国化工报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部分浙江石化企业负责人。
“化工是关系民生的基础性行业。大量防疫用品都是化工产品,包括消毒药水特别是漂白粉、漂粉精、漂白水、双氧水、过氧乙酸、过碳酸钠、酒精等,以及用于生产医用口罩、防护服的原料聚丙烯、氨纶等。这次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相关化工产品需求急剧增加。为支援前方抗‘疫’,相关企业都是加班加点满负荷生产甚至超负荷生产,但依然无法满足需求。” 浙江海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海贤表示。
对此,陈海贤提出两点建议。一是特殊时期,生产疫情急需防疫用品和化工原料的企业,除开足马力生产外,应被允许紧急改造扩产。各级政府应急管理部门、环保部门、卫生许可证管理部门应特事特办,改事前审批评价为事后补办手续;财政和金融部门应大力支持技改扩产。二是当前疫情仍处于爆发增长阶段,企业延迟复工是普遍现象,一些春节期间保持连续生产的企业也大多低负荷生产。相关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压力很大,仅租金、物业费和配量设备等就已不是小数字,再加上人工成本、贷款利息等,资金比较紧张。企业如短时间歇业还能勉强维持,时间一久可能会面临资金链断裂、倒闭风险。为此,在确保防疫措施落实到位的情况下,应允许企业尽快开工;确因疫情防控原因不能按期复工的中小型企业,地方政府财税、金融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和税收优惠政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浙江嘉化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汪建平告诉记者,嘉化能源目前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物流问题。由于交通管控十分严格,跨省份、跨市县的物流运输无法顺畅进行,他们的原料和产品进出受阻,很多下游企业也因拿不到原料而停车,整个产业链都受到了影响。为此他建议,交管部门对于物流车辆可以采用“一车一人一证”的方式,在确认驾驶员身体健康无异常的情况下,允许驾驶车辆正常通行;水上运输相较陆上运输更安全,对于船运的控制可相对放开。
据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韩金铭介绍,目前企业主要面临3方面的问题。一是交通物流。物流车辆要跨省、市、县运输,各地设卡不让通行,造成原料和产品无法送达。二是复工延迟带来影响。下游企业迟迟不复工,势必累及上游,届时所有企业都将面临停产。而等到社会原有库存耗竭,重新建立供应链则至少要花1个月时间。这种状况需尽快改变,否则企业库存一旦用尽,各种资源价格将会出现暴涨,届时小企业将成最大受害者。三是现有复工人员问题。部分地方对返工人员执行过渡期隔离措施,给企业正常生产造成很大影响。
对此韩金铭的建议是:物流方面,呼吁地方政府高度重视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在防控措施到位的前提下,对于从源头上已经确认驾驶员健康状况的物流车辆,交管部门准予放行;在确认企业疫情防控措施到位的情况下,适当放开开工企业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