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

实现“双碳”目标使产业发展形成新动能

A-A+日期:2021-08-31来源:中国能源网    

“面向碳中和的能源转型,其核心是以一种颠覆性、变革性的能源技术作为战略支撑,形成全新能源大系统,这不是‘赛道超车’或者‘弯道超车’,而是换了一个赛道,重新定义人类社会资源利用的方式。”8月26日,在“能源中国——双碳目标下产业转型发展的挑战和机遇”线上专题研讨会上,全国政协常委,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黄震如是说。
“实现碳中和目标,发展可再生能源是根本,提高能源效率是关键。降低能源消费、减少对能源的需求,才有条件、有可能让可再生能源来支撑经济发展。”在国家发改委能源所原所长戴彦德看来,实现碳中和是一场涉及全社会的深刻变革,但目前中国在能源发展上还面临区域环境污染尚未得到根治、油和天然气对外依赖大等问题。他表示,实现碳中和目标意味着中国将在传统能源上做出很多“牺牲”与让步,这不仅是碳中和目标所驱使,也是中国走高质量发展道路的必然。我们需要转换能源赛道,加快非化石能源和电力的发展。

在业内看来,我国做出的“碳达峰、碳中和”承诺,给能源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黄震表示,未来谁能够在零碳技术上创新占据领先,谁就有可能引领下一轮产业革命。他认为,面向碳中和,能源转型的方向主要是“五化”,在能源供给侧方面,实现电力零碳化和燃料零碳化;在能源需求侧方面,实现电气化、智慧化和高效化。

他同时强调,通过技术不断进步,不断发展和转型的,因此要循序渐进,先立后破,不要一谈到“电力零碳化”就说“弃煤”。

对此,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也表示,要加强过渡过程管理,做到先立后破、升降有序、公正转型。他指出,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有的产业要上升,有的产业要下降。比如,水电、风光、设备制造、市场服务,这些产业毫无疑问会在“双碳”目标下上升,但是一些高碳产业可能在未来40年里会逐渐收缩下降。

邹骥进一步表示,“升降”必须有一个大前提:比如电力保供,同时也要保证公正的转型,要注意在此过程中产生的社会经济影响,把不利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并且配有应对措施。实现“双碳”目标也会产生新的需求,例如新技术、新设备、新服务、新制造,这使产业发展可以形成新动能。

谈及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进程中,多领域的协同与融合发展的意义,黄震指出,在碳中和愿景下,未来新能源发电+储能以及火电+CCUS,会组成一个不可或缺的技术组合。重点在于构建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这个系统依赖于遍布全国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风电和储能系统,也包括各种虚拟电场和微电网的技术。同时,未来还可以通过可再生能源得到的零碳电力做各种各样的燃料,比如可以用可再生能源来制氢,也可以合成氨,用于车船等的动力系统,这些都是未来转型升级的方向。

 

友情链接

免责声明:以上展示的产品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企业负责,中国石油和化工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同时我们郑重提醒各位买家和卖家,

交易时请认真核实对方身份,切勿随意打款或发货,谨防上当受骗。如发现虚假信息,及时向本网举报。

京ICP证0610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1209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03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