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肥料市场进度过半,复合肥行情旺季不旺的尴尬局面再次出现,“不出意外”地走上了老路。目前,多数地区秋季小麦肥购销活动仍未大面积启动,主要是基层零售环节,需求释放极其缓慢,导致经销商补货活动不能如期进行,市场延后迹象逐渐加深,除了需求不尽人意之外,近期复合肥价格也稍有疲软,基层备货信心再受打击。
截至目前,据了解,全国范围内45%氯基高氮/高磷系列复合肥的主流出厂报价在2980-3100元,实际成交价格略低,虽然价格较前期高端水平有所疲软,但是下游接受程度依旧较低。季节临近,加上近期原料价格涨落不定,复合肥后市行情备受人们关注,结合利好利空因素来看,近期复合肥企业更倾向于稳价为主,局部成交较灵活。
首先,原料行情频繁震荡。原料成本的高低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复合肥价格走势,现阶段,原料价格集体仍处相对高位,国内需求清淡,印标遥遥无期,尿素价格触底反弹之后再次开始疲软;一铵行情同样让人担忧,复合肥企业开工始终处于低位,采购需求少,一铵企业新单成交有限,不过原料硫磺、磷矿石价格仍处高位;氯化钾主流行情变化不大,市场需求不佳,同时后续进口钾到货仍存不足的预期,因此,秋季后半段的原料行情尚未完全稳定。
其次,下游补货进度缓慢。秋季市场启动至今,下游需求始终不温不火,补货阶段同样较为僵持,多数经销商持观望态度,原因一是前期库存尚未消化完毕,由于前期货源价格与现今水平相差较大,下游批发、零售价格同处低位,终端市场抵触高价心理较为浓厚;原因二是基层种植积极性不高,今年部分地区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损失严重,给秋季小麦的正常播种带来影响,加上粮食价格相对不高,下游备耕活动并不积极。
最后,上游企业压力不断。相比于下游经销商,今年上游复合肥企业承受的压力也较大,其一是采购原料的压力,不仅价格高,而且变化频繁,如果大量长期储存的话,价格很容易出现“过山车”式的起伏,不得不随用随采;其二是销售压力,原料行情的变化对成品肥影响颇深,复合肥价格过高,下游抵触心理增加,然而,一旦出现回落趋势,市场心态便转变为“买涨不买跌”,观望不动。
综上,秋季后半段,复合肥行情大幅起落的可能性很小,大概率上整体平稳过渡至冬储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