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

氯化钾国际价格和国内价格存明显价差

A-A+日期:2021-11-16来源:中国化肥网    

借着尿素的东风氯化钾涨势提前爆发,近一个月差不多涨了三四百元,涨幅约一成。目前港口62%白钾报价4100-4150元/吨,已经稳定了一周,近日主要是低端还在追涨。氯化钾的本轮涨势恐怕要歇一歇了,但总的来看是中止还是终止却还未必。

先说涨价,这个简单。首先,国际价格明显高于国内。据了解,目前巴西地区大颗粒氯化钾到岸价超过800美元/吨,东南亚标准钾到岸价在600美元/吨左右,这差不多就是当下国际现货市场氯化钾价格的整体区间;印度已经一年三签,涨至445美元/吨到岸,再联想到近期其氮、磷招标的高高在上的中标价,想必其2022年大合同价格还会有明显涨幅。而按照当前国内价格反推进口到岸价,在560美元/吨左右,两者差距明显。

其次,到货可能减少的担忧一直存在。这两年氯化钾涨价的终极法宝一直是"可能少",尽管低价位上外商还是供应了至少650万吨的货源,但确实谁也不能否认后面随时可能减少,最起码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就是这样的。一方面国际价格和国内价格存在明显价差,一方面国内库存有限而到货可能减少,所以氯化钾涨价是大趋势,这一点不可否认。

再来说为什么中止。第一,进口至少650万吨,有可能冲击700万吨,而国产钾产量也有望保持在650万吨以上,甚至冲击700万吨,再加上350万吨左右的去年结转的港口和青海库存,今年氯化钾总供应量或将达到1700万吨左右。近年消费量区间在1400-1600万吨之间,由于高价下需求减少,今年的消费量理应在1400万吨附近,结合着截至目前的库存量来看也差不多如此(310万吨左右)。这样的结转库存量尚可,大合同谈判我们依然有一定的底气。

第二,需求可能继续减少。下游复合肥行情不佳,完全可以说处在水深火热的煎熬之中,开工率处在历史低位;下游的硫酸钾、硝酸钾和磷酸二氢钾也都因为高价影响了销量;在成本与价格之外,还有疫情、环保、限电等一系列影响开工的因素;另外,近期国储钾肥陆续投放市场,相对极低的价格也会对市场格局产生一定影响。不敢说大合同谈判可以拖下去,起码我们的底气真的不是只有一点半点。

第三,国际钾肥市场景气周期可能被高估。随着价格再临历史高位的大涨,国际氯化钾、硫酸钾的产能的扩张也越来越明显,但是高肥价下种植成本与粮价上涨的比例越来越失调,所以不要盲目地受到舆论里国外抢肥、涨价、限制出口等消息的影响,更不能只看到国际大鳄对未来肥市偏向说利好的预期。还是那句话,中国进口大国低位不动摇,谈判不会被老外牵着鼻子走。

以上三点是从宏观和长期来说,下面两点咱们再接接地气。

第四,氮、磷价格下行,氯化钾再被"独孤求败"。一个月里暴涨的尿素又暴跌,一直老老实实的磷铵也老老实实的下调,氮、磷单养分含量价格回归到60元下方,氯化钾暂独居60-65元高位。不管是横向的价格比较,还是大起伏的不利心态影响,氯化钾的需求受限。

第五,政府还未再出手。为什么港口62%白钾涨到4150元/吨便不动了?除了消费跟不上,有业内也另辟蹊径分析出一个可能的理由,那就是前面6、7月份暴涨,就是到4200元/吨价位被一巴掌扇下来的,所以这是长记性了。总之不管是相对太高还是又到了所谓的警戒线,在保供稳价大背景下,作为最早被干预的品种,氯化钾不太可能这么逍遥(怎么感觉有点嫉妒心作祟呢,呵呵……),或许哪天大合同突然空降也是说不准的。

一二三四五,道理很清楚。中止或终止,依然没有谱……不管怎么说,虽然眼下氯化钾高价有些卖不动,但低价就是买不着,很多下游哪怕是冒着亏损的风险想抓点原料,但无奈这都没有机会。更何况氯化钾可能货紧的确是否认不了的事实,因为在青海、在边贸这都已经是正在发生着且越来越明显的事情。

所以尽管大合同谈判咱们仍有底气,但在当前市场形势下,在疫情还未消散、在必要时经济为气候让路的情况下,在粮食安全重要性成为全球焦点的时候、在国际肥价大涨并出现抢肥现象的背景下,一个世界洼地的价格绝对没有足够的、及时的供应来的更重要。氯化钾大合同是关乎到化肥保供稳价大局能否完全实现的关键之一,再次恳请相关部门帮助和督促其尽快达成!
 

 

友情链接

免责声明:以上展示的产品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企业负责,中国石油和化工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同时我们郑重提醒各位买家和卖家,

交易时请认真核实对方身份,切勿随意打款或发货,谨防上当受骗。如发现虚假信息,及时向本网举报。

京ICP证0610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1209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03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