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以来,原料po持续宽幅回落,终端需求迟迟不肯回暖;加之进入本月,行业开工逐步恢复,供应端尚可,且跌势影响下,聚醚厂家实际出货迟缓,库存逐步累积,场内多方利空充斥,聚醚一跌再跌。截至目前为止,山东软泡聚醚主流价格在13800-13900元/吨左右,相比上月末下调幅度已有4000元/吨,跌幅高达22.4%左右。不过连番下跌过后,聚醚市场终将见底。
原料端来看,本月以来po持续宽幅下调,目前山东价格在13200-13300元/吨,相比上月末跌幅达3800元/吨,幅度略低于聚醚。目前po行业开工尚可,金岭检修计划延期,具体检修日期还未可知;11月25日万华装置预计恢复;中海壳牌10月下旬开始检修,预计12月初恢复,供应端存增加预期。另外,近期聚醚终端持续观望,订单难有放量,同时对原料亦有打压情绪,不过随着po价格窄幅反弹,聚醚出货进程加快,终端需求开始回暖。同时原料液氯价格持续上涨,po行业利润挤压严重,短线而言,po存挺涨预期,聚醚成本端或有提振。
供应端来看,进入本月以来双控政策影响逐步放缓,原本计划检修的企业多以取消告终,如江苏钟山以及南京金栖等。国内聚醚行业开工恢复正常,不过月内跌势影响下,下游需求不断萎缩,聚醚出货压力与日俱增,库存持续累积。月中,进口方面陶氏及新加坡壳牌船货集中到港卸载,工厂及贸易商低价促量冲击明显,但终端跟进有限,目前,国内货源跌势过快,价格略低于进口货,故外来货源实际交投受限,聚醚供应端无明显利好。不过今日午后,听闻po存反弹迹象,下游用户入市采购积极性较高,聚醚出货进程加快,局部库存压力缓解。
需求端来看,下游海绵、汽车,家具等行业逐步进入淡季市场,月中大宗商品集体下行,终端消费者持续购买力较差,对聚醚下游产品消耗不多,产业链传导持续不畅。主力下游海绵行业价格亦有下行,对聚醚需求迟迟不肯回暖。出口方面聚醚价格虽有优势,但欧美装置恢复后,外采聚醚相应减量,东南亚疫情需求恢复尚缓,但供应充足,出口端表现亦显平淡。不过,月内跌势影响下,下游始终对聚醚少量适度跟进,原料库存保持低位水平,随着聚醚价格反弹,势必会带动一波刚需。
综合来看,短线原料po反弹,下游需求相应跟进,聚醚价格顺势走高,但涨势能否持续,且涨幅能否拉大,市场依旧缺乏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