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态环境部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规划》编制坚持全面规划和突出重点相协调,统筹谋划今后一个时期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指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其中,在严防新增污染方面,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与防治工业污染密不可分,重金属、农药、化肥等行业将深度参与到治理过程中。
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在总体思路上,《规划》重点突出4我个方面:一是突出系统治理,推进解决一批影响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的水、大气、固体废物污染突出问题。二是聚焦减污降碳,严格涉重金属行业污染物排放,鼓励企业绿色化改造,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减少农村生产生活污染物排放。三是落实“三个治污”,精准排查识别土壤、地下水污染成因,探索开展农业面源污染负荷评估。四是注重现代化手段应用,建设土壤、地下水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信息平台。其中,前两个方面不仅限于农业农村问题,也与化工等行业密切相关。
该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部将深入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包括加强耕地污染源头控制、防范工矿企业新增土壤污染、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有序推进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等工作。在地下水污染防治,生态环境部将建立地下水污染防治管理体系,加强污染源头预防、风险管控与修复。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源头预防工程和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工程也在《规划》提出的四大重点工程之列。其中,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源头预防工程以化工、有色金属行业为重点,生态环境部将牵头实施100个土壤污染源头管控项目,并开展以化工行业为主导的工业聚集区等地下水污染防渗改造。在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工程中,生态环境部将选择100个土壤污染面积较大的县开展农用地安全利用示范,并实施一批典型在产企业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工程,以及重点区域石化、化工和焦化行业聚集区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工程,开展一批地下水污染修复试点。
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规划》分两个阶段设置目标。其中,到2025年,全国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受污染耕地和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巩固提升。到2035年,全国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农用地和重点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具体指标中,包括到2025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3%左右,地下水国控点位V类水比例保持在25%左右,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等。